01
当孩子在学习中遇到情绪困扰时,请不要跟孩子讲道理,不能指责、否定孩子,更不用把自己的看法和意愿强加给孩子。你可以安静而耐心的听孩子说完,让孩子把自己的困扰说清楚,不要急着下评论,这里要学会聆听、学会同理共情,能够平静的引导孩子把情绪释放出来。
孩子在父母的接纳和理解下,是比较容易平静下来的,然后父母再引导孩子换个角度看问题,让他看到新的可能、看到自己的资源,这里比较重要的是你要相信孩子只是一时被情绪困扰,他自己是有能力面对自己的困难的,所以我们是帮孩子看见更多的选择,然后尊重他的选择,而不是横加干涉。
如果孩子需要,就指导孩子找到问题的方向,但不要替代孩子解决问题。比如复习当天的课程或通过其他渠道找到解决方法,再或者第二天带着问题问老师等等,让孩子自己感受到解决问题的魅力。
02
生活当中,我们可能会经常碰到由于自身情绪、外在环境(工作、社交)等原因而对孩子的承诺不能兑现的情况。但是不少父母,特别是权威型的父母,他们可能没有耐心和孩子解释,想当然的改变自己的承诺或者改变孩子的行程安排(例,“让你妈陪你去吧,我这儿有事”、“下次再陪你去”,结果却没了下次……),甚至忘记向孩子道歉。
这样的敷衍可能会带给孩子错误的行事思维:“原来我也可以不用守诺,原来我也可以不用道歉,原来……”孩子容易学会找理由、找借口,忽视别人的感受。
要想让孩子诚实守信、勇于承担,父母就要先做到言出必行,敢于承认错误。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歉意、想法和要求,接纳我们当下的角色和责任。只有先真诚地做自己,我们才能更好地去接纳孩子的不完美,真正给予孩子他所需要的帮助,和孩子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