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过去一年,春去冬来,日子过的匆忙平实;夏至秋归,心田葱郁思绪渐盈。工作生活间隙中,读了一些书,或抚慰心灵,或激发意气;或增长见地,或镜鉴省身;或众生百态,或学海泛舟。将其中所思所想所得概括写下,以期为心路标尺。部分书作了书评,更多是评分。
1、《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的问题与思考》黄奇帆
黄将其工作记录、发言材料、其他文章做了梳理,分为供给侧改革的意义和主要内容、去杠杆和金融风险防范、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数字经济与产业科技、国企改革和招商引资、房地产调控、对外开放等几大专题。
年初读的一本书,是部门座谈会其他同事提起,好奇买来看的。读完后惊艳万分,唏嘘不已,深感人不学不知义:一是深刻,把问题说透了,书里的问题都是大家众说纷纭的,之前也是看了些其他材料,但是一直摸不着头绪,看了书里内容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如为何降杠杆、中美贸易战等;二是关键,抓准了问题的关键点,直达问题本质、矛盾实质,牵住了“牛鼻子”,自然说服力就强了;三是通俗,真正的深入而浅出,表达很亲民,易读进而入心。
2、《分析与思考:黄奇帆的复旦经济课》黄奇帆
这本书可以说是《结构性改革》“姊妹篇”,内容重合度很大。是黄在复旦大学所做的关于中国经济的讲座合集,共收录了12次讲座,根据主题分为“宏观调控”“基础货币”“资本市场”“房地产发展”“对外开放”“中美经贸”六个部分。除此之外,还收录了文章四篇,主要是回忆性文章。
专题部分比《结构性改革》浅显一些,不再重述。文章部分感触深的部分是讲他年轻是在浦东开发的工作种种,能看出其“干中学”,收获很多。人时间精力有限,履历也有限,差异可能就是在事后的反思反省上,吸取教训、总结经验,长久坚持下来,达到举一反三、谋划果断等境界。
3、《青年王阳明 行动中的儒家思想》杜维明
杜维明哈佛大学博士论文,重点在解读王阳明的心路历程和思想内核,时间限定在他童年至38岁这段时间,重点在龙场大悟这篇,角度新颖,整书具有一定的可读性。
众所周知,心学的三大核心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杜维明进行了个性化解读:心即理确立了主体观,人自身要参与到实践中,内心作出抉择、体现能动性,才有进步的基础;知行合一讲求知识和行动不可偏废,大致是实践——理论——指导实践的关系,也暗含了理想信念需身体力行、否则仅为空话等观点;致良知做圣贤,既是终极目标,也是行为的标尺。
4、《幽微的人性》 李玫瑾
《幽微的人性》是李玫瑾在电视谈话节目中(窦文涛《锵锵三人行》)的访谈内容,她从专业角度以通俗的语言介绍了一些著名案例犯罪心理画像,并剖析了犯罪人的心理成因,阐释了预防犯罪、降低危害、关爱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的重要意义。书中她“一家之言”确实很专业、不落窠臼,比如轰动一时的马家爵案她认为是马作案动机是舍友掌握了他嫖娼的情况并以此嘲笑他、马急于遮掩,药家鑫动机是长期学琴压抑心理下的剧烈反弹等。这些作为非专业,不好评论。
最有感触的是:人的心田需要爱护和滋润,否则极可能会荒芜、扭曲,遇事待人尤其是孩子,多想想是否会对自己或者别人心灵造成冲击或伤害,避免有“后遗症”。方式方法上,一是一个人可以多培养些兴趣爱好,心理重心可适当均衡些;二是做事别太急,急于“毕其功于一役”,压力大了心理跨了,自然就没效率了;三是眼光长远,适当时候敞开心扉找人聊聊,互通思绪。
5、《毛泽东读二十四史》卢志丹
该书是毛泽东读书心得的一部分,毛泽东有着深厚的国学素养,得益于他一生对中国历史典籍的浓厚兴趣。客观讲,毛泽东读书还是集中于古代诗歌典籍,多出于兴趣,较少涉及自然科学和外国文学。
时至今日,毛泽东读书书评仍受大量人追捧,原因可能有:高度的思想性,立足国情实践、考虑历史局限和条件约束,爱国主义情况。我想最主要的可能是其“薄古厚今”的历史发展眼光和“人定胜天”的革命乐观精神。
6、《深度惊魂动魄三十多年国运家事纪实》李锦
这本由新华社资深记者李锦撰著的40年职业生涯的纪实书,就是这样一本可以深层解读改革开放的不同时期的方针政策的由来与实施,以及广大人民生活多层次的变化,解读报道“万元户”“百万富翁”“企业家入党”“国企改革”等鲜活案例,从小从细入手、解剖麻雀式的报道,引人深思共鸣,隐约间响彻时代改革进步的涛声。
读罢深感记者“笔杆子”作用不可小觑,不同于文学家打动人心的文字艺术,记者是进行舆论监督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是建言参政的无冕之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何与媒体相处,是乘风破浪直挂沧海还是风裹黄沙步履艰难,不得不令人思考。
7、《魏杰学术自传》魏杰
本书是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经济学家学术自传》丛书中的一本,作者研究领域围绕改革开放,对市场经济、产权制度、收入分配、城市化和工业化、企业制度和企业战略等问题均有研究。
初听魏杰老师讲课是研究生新生的系列入门讲座,内容主要是经济理论和改革开放热点问题,很是惊叹受用。今年再读他的学术自传,略感内容和思想均是老生常谈、缺乏新意、兴致索然。其后又想,能把经济领域的专业问题清洗流畅的说白说透,让外行人听明白、记心里,也是需有很强功力的,值得学习。
8、《江小娟学术自传》江小娟
《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经济学家学术自传》丛书中的另一本。讲其求学职业生涯,深感其对学术的追求、际遇的平常心、生活的恬静心。此外,读此书收获最大的是对服务业新的认识,虽然当今服务业在经济体量占比越来越高,但服务业的价值包括了人或者通货膨胀的因素。作者举了保姆的例子,30年间,住家保姆工资增长了几十倍,但很显热创造的价值量并未几十倍的增加。对于大多数“人服务人”的服务业中,在劳动生产率未明显提升的情况下,服务业价值的增长单纯仅是人的工资报酬的增长。这就能很好的解释,很多高GDP的发达国家,人们的生活质量并未数倍于欠发达国家,生活水平存在着天花板,毕竟人的时间是固定有限的。也表明了,深入科学创新,持续推动提高价值创造效率是正确的方向,科技创新一直在路上,除此之外,模式创新或者种种打法终将导致内卷!
9、《中国地名历话》徐兆奎 韩光辉
本书讲中国各地地名由来及演变,书按历史时期划分,从远古先秦时期一直讲到民国时期,各时期地名有详略侧重,首都地区和较前期差异地区是讲述重点,类似于工具书。
早期地名多是山川地貌的反映,是先民家园的名字、归途的路标;封建社会以来,地名多涉及区域划分、管理层级,从统治者甲天下层面自上而下命名,人民身份也由原住民向国民市民身份的转换。
10、《大国之基》何雪峰
大国之基——中国广大的农村是中国社会的基础。该书围绕着“乡村振兴战略”,对相关问题和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建议。钦佩作者独特又清晰的观点,对乡村振兴不做过多既要又要还要的“理想国式”的要求,在社会仍向城镇化发展的当下,资源滚雪球的向区域中心聚集,农村难以避免走向凋零,其功能更像是避风港,这将是乡村振兴与发展的一项主要约束。
11、《辩证法随谈》李瑞环
之前不少体制内人士都推荐这本书,读完感觉是名副其实的,我想原因可能主要有:一是思想性强,以精炼话语讲了领导个人的思想认识;二是工作体会真,从具体事情和情形上谈体会,代入感强;三是工作思路清,看的准认得清有魄力,上手工作就有如拿起串好的项链、一拎就起。
12、《悉达多》 黑塞
不太厚的一本小说,文章的主人公悉达多变化多样,初看以为是释迦摩尼,后来似乎是逍遥的庄周,又忽然成为执着的堂吉诃德,读完后感觉更像是作者这一浪漫主义骑士的坐骑。
13—15、《怎样写文章》王梦奎《品味公文--公文写作漫谈四十篇》王群《怎样起草文稿》李雪勤
三本教人写公文的书风格各异,《怎样写文章》主要讲文章的境界,大道无形、道法自然,山高路险只能仰止。《品味公文》主要讲片段体会和趣味,读起来有些雅致。《怎样起草文稿》更像是教材,从基础讲起,指向更明确也容易消除一些误解,比如文章天赋种种,殊不知离不开材料的积累和搜集,“文字匠”这称呼更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