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他们成为夫妇一段时间后,会私下承认他们,在很多方面,对他们选择与之分享生活的人,感到失望。如果追问细节,他们可以说出很多例子。
他们会抱怨他们的另一半,凡事都顺着家人。
对于客厅的布局,与自己意见不一。
从来不愿意去野营度假,每周三晚上都非得去打网球......
随着例子越来越多,他们也很无奈,他们仍爱着另一半,也希望之后能幸福的在一起。只是要这段关系继续下去,似乎特别困难。
这种失望不断积累,不是因为他们的伴侣是个白痴。而是因为我们对亲密关系的理想状态,抱有不切实际的过于复杂的看法。
就我们所知,爱意意味着。两个生命几乎完全的交融。我们理想中相爱的伴侣,住在同一栋房子里,每晚一起享用晚餐、同床共枕、一同睡去一同醒来、定期拜访对方的家人、拥有共同的朋友圈、每时每刻对每个话题他们的想法都很相似等等。这是很美好的愿景,但也很恐怖。
因为这种想法强求对方承受,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觉得自己和另一半,必须在每个方面都契合。否则,我们就得软硬兼施地使他们改变。但还有另一种观点,只要我们记住,我们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亲密关系本就不必复杂的,让人心力交瘁。如果我们把一切简化,其实我们想从爱人那里得到的,必不可少的只有三点。
第一善意。另一半能够温柔对待我们的不足,并且能够很好的接受我们本来的样子。
第二共有的脆弱之处。我们可以,对方敞开心扉地表达自己的焦虑和忧愁,还有让我们为难的问题。不需要任何伪装,可以在对方面前诚实地展示自己的脆弱,对方在我们面前也是一样。
第三理解。对方很关心,并且能够理解我们一些难以理解的地方。如令我们着魔困扰的东西,以及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反过来我们也想要理解对方。
如果我们拥有这三种东西,无论伴侣之间,在各种方面有多少不同,我们都是幸福满足的。同样,如果我们这些情感需求没有被满足,即便是对欧洲文学、室内设计都有相同的看法,可能还是会觉得孤独空虚。
通过控制自己对亲密关系的期待,我们就能克服让很多情侣苦恼的、专横的坏脾气。良好纯粹且令人满足的亲密关系,可能会保持在极简的状态。我们共同的社交活动比较少,可能几乎不见对方的家人。我们的支出几乎独立,我们可能住在不同的地方,只是每星期见两次。
正是因为没有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简化亲密关系的意义,我们从过于复杂的冲突中,解放了自己,能够进一步关注自己最迫切的需求,也就是对方的善意共情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