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队伍建促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而人才队伍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核心支撑。当前,农村面临人才外流、结构失衡、能力不足等问题,亟需构建多元化、可持续的人才体系。

一、当前乡村人才困境

一是人口空心化。受生活压力的影响,青壮年劳动力外流,留守人口老龄化、儿童化。二是结构失衡。缺乏现代农业技术、经营管理、电商物流等新型人才。三是培养机制薄弱。职业教育与乡村需求脱节,培训资源分散。四是政策吸引力不足。待遇、发展空间、公共服务等与城市差距大。

二、人才队伍建设重点方向

在本土人才培育方面。一是针对种养大户、合作社带头人开展现代农业技术、数字化农业培训。二是挖掘传统手工艺人、非遗传承人,推动技艺产业化。三是加强村“两委”干部培训,提升治理能力。

在引进外部人才方面。通过税收减免、用地支持等政策吸引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军人回乡创业。鼓励农业科研人员、工程师、规划师等通过“科技特派员”“驻村专家”形式下乡服务。引入电商主播、文旅策划、品牌运营等人才,激活乡村新经济。在社会力量参与方面。动员企业家、退休干部、学者等乡贤参与乡村建设。引导高校、企业通过结对帮扶、志愿服务等形式支持乡村。

三、相关政策措施

一是强化政策激励。提高乡村人才待遇,完善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配套保障。设立乡村振兴创业基金,提供低息贷款和项目孵化支持。二是完善培养体系。推动涉农院校定向培养“订单式”人才,建立乡村振兴实训基地。利用线上平台开展技能培训,覆盖更多群体。三是优化发展环境。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缩小城乡生活品质差距。推动产业融合,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四是创新管理机制。建立“柔性引才”机制,允许兼职兼薪、项目合作等灵活方式。  实施“人才积分制”,对贡献突出者给予土地、荣誉等奖励。

乡村振兴需构建“引育用留”全链条机制,既要“输血”更要“造血”。通过政策创新、产业赋能和文化认同,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实现人才振兴与产业、文化、生态、组织的协同发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