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应以生为本,三个心法思考教学“少才是多”、“无才能有”、“慢才会快”;努力创造让学生“高认知参与”的问题,并且不设定选项,而是放手由学生创造课堂上的临时生成,改进教学模式为“先学生独立思考,再小组4人讨论,最后请代表上台说明”,学习导向深度互动与思考,并借助反馈器收集数据或智能手机采集学生作品来呈现学生的内在思考;转型“学生中心”有效路径为调动思考力、建立团队合作、任务驱动学生中心课堂。
其实课时内容多,时间不够这个问题,王博士在“无才能有”就提到“大多数老师总是觉得课堂时间不够,天天在赶课,殊不知自己浪费了很多时间。
当理念建立起来,为什么很多老师行动没有跟上想法,经常我们的课堂还是“絮絮叨叨”。我想放心不下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正如陈蕾老师所说的是我们教师没有离开自己的舒适区。每一次的成长都意味着要接受挑战,要花时间精力研究,反复练习。
理论固然重要,但是只有将它真正化为实践才有意义。跳出舒适圈,大胆尝试,我想这才是我们教师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