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跟十几岁孩子沟通?
关于《沟通技巧》,今晚我们分以下几方面来分享:
一、倾听
下面,我们就先来学习如何倾听。
倾听是沟通的首要因素,不是“说”,而这是父母们最欠缺的养育技能。当父母们问:“我的孩子为什么不听我说呢?"我们会问:“你是否给孩子做出了榜样,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倾听?也就是说,你先倾听他们了吗?”
倾听的障碍
1当你的十几孩子试图自己把事情想清楚时,你为了当一个“好”父母而介人解决孩子的问题或解救孩子,而不是倾听。
2.试图劝说十几岁的孩子相信他们没有那种感受或看法,以便他们能有“正确的”看法和感受。
3.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辩解。
4.为给孩子上一堂道德或价值观的课,而打断孩子的话
5.把十几岁孩子说的话当做是针对你的,使你自己十几岁时未解决的问题成为沟通的障碍。
6.用你的十几岁孩子说的事情来惩罚、批评、辱骂并说教他们。
十几岁孩子对父母提高沟通技巧的建议——
1.不要长篇大论地说教。
2.说话要简短而亲切。
3.不要以高人一等的口气对我们说话。
4.听我们说一-不是要说服我们。
5.不要说了一遍又一遍。
6.如果我们有勇气把自己做的错事告诉你们,不要发脾气,不要反应过度。
7,不要打探或盘问我们。
8.不要在另一个房间里大叫,并期待我们赶紧跑过去。
9.不要通过说“我把这件事做了,因为你没有时间”之类的话,试图让我们感到内疚。
10.不要做你无法兑现的承诺。
11.不要把我们与兄弟姐妹或朋友进行比较。
12.不要跟我们的朋友谈论我们。
帮助你倾听的技巧
1.要认识到,你做一件事情时背后的感受,要比你实际做的事情更重要。如果你在听孩子说话时虽然保持着沉默,但却在读报纸或者想着其他事情,这种沉默就没什么价值。有效的倾听需要用不加掩饰的身体语言表明你的兴趣。
2.要尊重孩子眼中的现实。要接受看待问题的方式不止一种的事实(难道你不希望别人对你的看法表现出兴趣吗?好,你的十几岁的孩子也喜欢)。
3.表现出共情。要说:“我能理解你为什么会有那种感受,或这样看那件事情。”这并不意味着你以同样的方式看待那件事情只是意味着你理解你的十几岁孩子怎样得出了他或她的结论
4.要有好奇心。要问一些让你的十几岁孩子能够说出更多信息的问题。比如:“那让你有什么感受?那件事为什么对你很重要?你能给我举一个我让你那么生气的例子吗?我经常那么做吗?还有其他事情让你烦恼吗?”
二、还有其他的吗?
在倾听里讲到的最后这个问题(“还有其他事情吗?”),是一个值得更多探讨的问题。很多父母跟我们说过,与他们用过的任何其他办法相比,记住反复问这个问题,更能让他们进入自己十几岁孩子的内心世界,并且理解核心问题所在。
父母们往往对他们刚刚得到的一点信息就做出反应,尽管这些信息实际上离关键问题还很远。要防止对表面信息做出反应的诱惑,并要不断地问这个问题:“还有其他事情让你烦恼吗?对这件事,你还有其他要说的吗?”要保持足够的好奇心,以引出越来越多的信息。一开始,这可能会显得有点难堪和虚假,但要坚持练习。一旦你度过了感到笨拙的阶段,就会变得更自然了。你会发现自己变得真的好奇并感兴趣了。
想跟孩子好好地沟通,所以,父母自己必须先成为一个更好的沟通者。从长期来看,运用这种方法将意味着十几岁的孩子会更可能“听”父母的行为,而不是“听”父母的说教。尽管他们可能在短期内会与你做出的榜样对着干,但当你平静并尊重地实践自己的信念时,你会高兴地看到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接受了你那么多的价值观。
三、形成一个感受词汇表
要学会运用关于感受的词汇,从你的内心和直觉进行沟通不要隐藏感受,而要帮助你的孩子识别并说出自己的感受。你可能像很多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感受的成年人一样,他们无法帮助自己的十几岁的孩子,而这个年龄的孩子有很多感受等待着被说出来。学会识别并表达你的感受,是你给孩子的一件伟大礼物。
悲伤、孤独、爱、同情、共情和理解,是来自内心的感受真诚、害怕、愤怒和勇气,是来自于直觉的感受。在沟通中,任何一种方式都不能解决全部问题。有时候,来自于你的头脑的判断和分析会起到最好的作用;另一些时候,你需要倾听来自于内心的爱、同情或者悲伤;还有些时候,需要你来自于本能的真诚,或者倾听你的恐惧、愤怒或者勇气。很多沟通问题的解决方法,是要找到这些方式之间恰当的平衡。
四、直觉感受的沟通
作为一名和善而坚定的父母,你的部分职责就是要帮助你的孩子认可并理解他们的感受,轻松地以一种尊重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将感受作为一种信息而不是不会改变的东西表达出来。并帮助他们维护自己的权利。
十几岁的孩子需要知道,有感受是正常的,无论是怎样的感受,并且要知道他们不必对感受做任何事情。感受与行为不一样。拥有很多人认为的“坏”感受(生气、嫉妒、绝望)不会让一个人成为坏人,每个人都有这些感受。实际上,感受没有好坏之分,仅仅是感受而已。无论这些感受多么强烈,都不会让你毙命,尤其是当你尊重地表达出来的时候。你越多这样做,就越会注意到这些感受会来了又去,而不会在你心里积聚、恶化。
当你倾听并认可孩子的感受,并且当你运用本章教给你的倾听技巧说出你自己的感受时,你就是在教给你的孩子沟通直觉感受。当你不帮助你的孩子表达他们的感受时,他们就会经常被贴上“抑郁”的标签。
五、 诚实:形成感觉词汇的一种工具
把你当前的感受诚实地告诉你的十几岁孩子,并告诉他们你自己十几岁时做过的事情和感受,是极有价值的。通常,父母们害怕跟孩子谈自己小时候做过的事情,因为他们认为孩子会受到鼓励做同样的事情。但是,很多十几岁的孩子都告诉我们,事实恰恰相反。不要害怕对你的十几岁孩子诚实——这是鼓励沟通的一种极好的方式。
和自己的感受相通、了解这些感受的原因以及你想怎样对待这些感受,是需要诚实和勇气的。 当你诚实地沟通感受时,很容 易偏离成解释、找借口、攻击、辩解以及其他的反应。运用“我感到”句式
(我感到—— 因为—— 我希望——)
有助于你专注于自己的感受、这些感受产生的原因,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要注意“可能”这个词。要求你想要的,并不意味着其他任何人有责任把你想要的给你。你也不能期待其他任何人与你的看法一致,或者跟你有同样的感受。相反,“我感到”句式是一种有效的方式,让你以一种尊重他人的方式尊敬、尊重地表达你自己。
六、“我感到” 句式
我们通过读下面这几个带“我感到”的句式,来学习一下“我感到” 句式是如何使用的。
“我感到很烦,餐具还没有洗好,因为我喜欢看到干净的厨房,在干净的厨房里做饭--我希望你在我开始做饭之前,把餐具洗干净。”
“你奚落我的时候,我感到很伤心,我希望你不要那样做。"在这个例子中,因为这会让我伤心省略了,由于这是很容易理解的。这个句式是灵活的,它只是提供了一个指导原则,而不是规则。在合适时,包含因为和我希望是很有帮助的,因为这有助于你紧扣整个情形,并且给别人尽可能多的信息。
“你的成绩报告单上得了个A,我感到很高兴,因为我知道你为此付出了多少努力。”这句话以应该强调的重点结尾--强调付出的努力,而不是个人。如果说“我真为你得了个A感到骄傲”,会让孩子感到如果他们没有得到A,好像你就不为他们骄傲。你的孩子需要感到无论怎样你都为他们骄傲。
“我对你成绩单上的F感到很不安,因为我害怕你会错过一些对你有益的东西。我希望你能再好好想想,良好的教育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类似这样的话并没有攻击孩子的品行,能让你的十几岁的孩子审视他们的行为会怎样影响他们的人生。
“你打你弟弟时,我真的感到很生气,因为我讨厌暴力。我希望你能想想表达你的感受的其他方式,以及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其他方式。”这句话能让你的十几岁孩子看到,生气没关系,但不能虐待别人。这还为进一步讨论暴力问题留下了空间,你们可以在家庭会议上或父母和孩子心情都好的其他时候进行讨论到那时,可以提出一个处理生气和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非暴力方式的清单。
七、"你感到”句式
在你的孩子确实向你敞开心扉,并试图表达他们的感受(有时候,会以不尊重的方式)的极少数时候,你可能会做出负面的反应(用一种不尊重的方式回应)。如果你告诉你的孩子,他不应该有那样的感受,或者他应该更尊重你,或者如果你以任何方式反击他,那么,他在成长的过程中认为不能有自己的感受,或者应该压抑自己的感受,你可别吃惊。
当你用“我感到”句式为孩子做出榜样时,你就是在帮助孩子学会尊敬别人,并以尊重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用“你感到”句式,有助于认可他们的感受。有时候,认可他们说的感受很容易,因为那些感受很明显。在这种情形中,重要的是,你不能听起来像个鹦鹉。如果你认可孩子话语背后的感受,而不是简单地重复孩子说的话,你的本意——听你的十几岁孩子在说什么——就能顺利实现。
八、学会有效的沟通语言
要始终记住,十几岁的孩子正在奋力寻找感觉到自己的力量的方式。有力量是一种好品质,只要同时做到尊重和负责任。当你学会用有效的语言沟通时,你就能够帮助孩子感觉到力量,而不是陷入权力之争。因为父母们问过我们:“可我应该怎么说呢?给我们一些具体的说法吧。"所以,我们提供了下面这些话,都助你在沟通中让你的十几岁孩子感觉到力量。我们这样说,并不是在暗示你的十几岁孩子的权力优于你的权力,而只是说他们是有力量的,并且能够影响他们自己的世界。
(一)有效的沟通:父母的语言
我们做一个交易吧!你帮你弟弟打扫那个露台,我开车送你去电影院,怎么样?
我们商量一下。你为什么不告诉我周五晚上你有什么打算,然后,我会告诉你我周五晚上的计划,看看我们是否能找到两个人都能接受的事情。
这样比较好。首先,我们要看看你的衣橱,然后看看你买衣服的预算,之后我们再去商场。
你愿意和我一起想清楚你是否想提高数学成绩,并且如果你愿意的话,你可以怎么做吗?
我们为什么不先休息一下,冷静下来,然后再回来试一试呢?
在我们家,我们都同意在家庭会议上解决问题。我们不争吵,我们中的一个人可以把这个问题写到下次家庭会议的议程上。
星期二是你弟弟用洗衣机和烘干机的日子。你记得哪天该你用吗?
离开电脑去休息一下的时间到了。
当你把狗便便收拾好之后,我会很高兴去看你在YouTube上的滑板视频。
这是一种看法。我的看法不一样。想听听我的看法吗?即便我们的看法不一致,也能相互倾听。
我们先这么做,直到我们有时间制订一个我们都喜欢的计划。
我们先从规定一个回家的最晚时间开始,等需要的时候再改变。我们可以把它放到家庭会议的议程上。
让我们先这样试一天(一个星期,一个月),然后再评估你可以开我们的车(借我的衣服等等),只要你还回来的时候是干净的;否则,我就得说不,直到我觉得愿意再试一次。
将上面这些话和你平常说的话比较一下,那些话听起来更像是“因为我这样说的”,或者“等你有了自己的家,你可以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但在此之前不行”,或者“干这个,干那个”多么不一样啊!
(二)有关沟通的简捷建议
有效的沟通涉及到很多方面。下面这些建议将作为补充的指导原则,帮助你跟你的十几岁孩子保持一种相互尊重的关系。这些建议很重要,而且每一个都给出了简短的例子和稍长一些的解释。
1.避免责备:“我没有兴趣知道是谁挑起的。我想知道的是你们两个怎么不用动武就把这件事情解决好。”
2.要简单:“你对我们要给车加油的约定是怎么理解的?”
3.只用一个词::“盘子!”
4.用不超过10个词:“请把脏盘子从你的房间拿来。”
5.避免说话:父母微笑着指向扫帚和地板,直到孩子站起身来像约定的那样扫地。
6.给出建议之前先得到孩子的允许:“我可以告诉你一些我认为会有帮助的东西吗?”
7.在争论中,让你的十几岁孩子说最后一句话:……!"
8.闲坐:当你的孩子在浏览报纸或杂志时,你跟孩子坐在一个房间里。你会惊讶地发现,这常常会带来你用其他方式无法得到的和孩子的一次畅谈。
(三)积极主动,而不是被动反应
我们经常告诉父母们,要积极主动而不是被动反应。孩子顶嘴是一种通常会招致父母们被动反应的挑战。沟通不仅仅是你说什么,而是你说的话是怎样被接收的。当你读到下面这些对顶嘴的被动反应和积极主动之间的区别时,想象一下如果十几岁的孩子听到这些话,他们会怎样想、怎么感受以及会做出什么决定。
被动反应的父母——
1.“别跟我那样说话,小丫头!”
2.“回你自己的房间去,等你能尊重地说话时再出来。”
3.“你被禁足一个星期!”
4.“我为你做了那么多,你怎么能这样跟我说话?”
5.“你失去了所有特权。”
6.“或许军校会教给你更尊重权威。”
7.“我的孩子不能这样说话。”
8.“如果我打你一顿,你就会对人更尊重了。”
积极主动的父母
1.“嗯。我想知道我做的什么事让你这么烦?”
2.“哇!你真的生气了。”
3.“我需要去做一下暂停’,直到我们俩能尊重地对待彼此。"
4、“我需要一个拥抱。当你准备好之后,请过来找我。”
5.“现在什么能对我们有益呢--去做'暂停’,还是把这个问题放到家庭会议的议程上?”
6.什么都不说。给孩子积极的支持--这意味着积极主动地表明我们的爱--一个充满爱意的眼神,以及(或者)把手放到你心脏的位置。
7.闭上嘴倾听,只说:“嗯,嗯。”
8.“你知道我真的爱你吗?”
先学会了如何听孩子说,再看看那些沟通的障碍,并找出你用得最多的那些。要尽量注意并防止自己使用它们,即便是在用到一半的时候。练习健康的沟通技巧,将极大地增强你和你的十几岁孩子的关系。
(四)需要记住的和善而坚定的养育工具
1经常看看十几岁孩子对于善父母与他们沟通的技巧的建议,并尽可能多采用。
2.要问:“还有其他的吗?”直到你的十几岁孩子没有再需要说的,以便你真正看清楚你的十几岁孩子眼中的现实。
3.感受没有好坏之分,你也不会因此而丧命,所以,要努力形成一个感受词汇表,以帮助你和你的十几岁孩子以尊重的方式表达感受。
4.尽管你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一直在努力做到说话婉转一些,并担心伤害别人的感受,但你或许可以更诚实地与人沟通,并且不会冒犯别人。
5.这一章介绍的所有沟通技巧都是有帮助的,但“我感到”和“你感到”句式最有帮助,只要你学会如何用表达真实感受的词汇来使用这两种句式。
6.当你真正倾听十几岁的孩子,并让他们参与讨论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问题时,他们就能更好地沟通。
7.有效的沟通语言,能够帮助你避免权力之争,所以,要把那个清单(见第107~108页)放在你容易看到的地方。
8.少说、闲坐以及在提供建议前先征得孩子允许,对于你和你的十几岁孩子更有效地沟通大有帮助。
练习作业:
“我感到”句式
1.反复阅读本章中的“我感到”和“你感到”句式。
2.回想你无论多少次想和你的十几岁孩子沟通一件事,却都没有成功的一个情形。找出最能描述你在这种情形中的感受词汇。
3.用“我感到-_ 因为_ ,我希望_ ”句式写一句话,要确保在“我感到”后面用上感受词汇。把你写的这句话读给你的十几岁孩子听,看看你会得到什么结果。
好了,老师们,朋友们,今晚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让我们一起学习,做合格父母,培养优秀孩子,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