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心力

我们常常会看到罗曼·罗兰说的这句话: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那生活的真相是什么呢?

生活的真相是多样的,既包含喜悦和成功,也存在失败与挑战……

而一个人想要把生活过得明白,便需要有强大的心理韧性,在人生的沉浮里,勇敢地做出选择,面对成败。

那心理韧性又是什么呢?

清华大学的彭凯平教授给出了这样的定义:心理韧性就是从逆境、矛盾、失败甚至是积极事件中恢复常态的能力。

人生,像是一场马拉松,有时候我们并不知道终点在哪里。

唯一能够让自己走得更远,走得更久,并且走到最后的,靠的是我们的心力,也就是所谓的“心理韧性”。

所以一个人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便是我们的心力


01

心力赋予的三种能力


一般来说,心力赋予了我们三种能力:

第一种能力:复原力 

复原力是指当一个人在痛苦,挫折,磨难,失败等各种压力的挑战下,他依然能够复原,回归到正常的状态。

人生中必然经历很多风雨,所以自我调适的复原力就非常重要。

具有复原力的人,能够在面临困境时不抱怨,并且迅速平复内心的焦躁不安,从容地面对现实,灵活应对。

在《当你像鸟飞往你的山》中,作者塔拉写下了自己戏剧化的人生经历。

在最初的十七年,塔拉似乎拿到了一个奇烂无比的人生剧本,她生活在一个像“垃圾场”一样的家庭。

她的父亲患有躁郁症,要求家人都对他绝对崇拜、不允许有自己的意志。

全家人在父亲的“统治”下,不能读书学习,受伤流血了也不能治疗。

她的哥哥非常暴力,常常对她拳打脚踢,甚至当着她男友的面把她的头按到马桶里,而她的母亲只会唯唯诺诺,选择沉默。

可这样“垃圾堆”一样的原生家庭,却没有让塔拉自我放逐。

塔拉找寻了机会逃走了,一路披荆斩棘,考入哈佛大学和剑桥大学,逃出了恶魔一样的原生家庭。

如今的塔拉熠熠生辉,从大字不识一个的“野孩子”,变成名校博士和畅销书作家,人生彻底翻了盘。

在塔拉身上,便有一种惊人的自我复原力,即使受到原生家庭的巨大伤害,她仍然能调整自己的状态和方向,让人生向着幸福和自由驶去。

很多时候,在突然遭遇“意外”时,我们常常像一个花瓶,一旦被拍在地上,就彻底成了碎片;

而心理韧性强的人,往往像皮球,虽然在外力的作用下,会变形;

但超强的复原力会将自己恢复成原来的样子,把逆境变成自己的修道场,让自己在人生的旅途中平安远行。

第二种能力:坚毅力 

这是一个人坚韧不拔的能力。

就像心理学家安吉拉·达克沃斯所说的“小沙粒”一样,无论你怎么碾压,它都不变形:

向着长期的目标,坚持自己的激情,即便经历失败,依然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这种品质就叫做坚毅。

想一想曾经的校园生活,同学之间在智力上相差并不大。

但真正拉开差距的,其实是每个人在学习过程中的坚毅程度。

曾在网上看到过关于华春莹的故事。

1988 年,华春莹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南京大学英语系。

初入大学时,她心中充满了欣喜,但她明白自己的目的是学习,从不敢懈怠。

因来自苏北,她的英语口语略显逊色,但她每天早起练发音,主动与外教交流;

在同学不想上课穿梭于各大社团时,她在图书馆默默地查资料看英文书籍;

室友没日没夜沉迷于游戏世界,她在自习室整理课堂笔记背诵生僻单词。

大学四年,身边的朋友逐渐开始怠慢学业,她却一心扑在学习上,是宿舍里唯一没谈恋爱的同学,将所有时间都用于提升自己。

她的老师对此评价道:“她或许不是最优秀的,但一定是最有毅力的那一个。”

毕业后,华春莹凭借着全优的成绩考入外交部,成为当时录取的唯一女大学生。

心理韧性强的人,往往会拿出无限的毅力去死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但所有的坚持,也终将收获美好。

第三种能力:反脆弱力 

反脆弱力,是一个人创伤后的成长力。

拥有反脆弱能力的人,会在一次次的变故、风险中,变得更加强大,更加坚韧。

正如尼采所说:杀不死我的,只会让我更强大。

曾经有一段视频,在网络上疯传。

一位满头白发的中年男人,在节目中以一首《从头再来》唱哭了全场观众。

他叫高逸峰。年轻时的高逸峰开过公司,巅峰时期光是正式员工就有1000多人。

后来,因经营不善,公司破产。一夜之间,从千万富翁到负债累累,高逸峰愁白了头。

为了偿还债务,他开过出租,干过摩的,也卖过包子。

那些从前不在意的小本经营,成了高逸峰落难时的救命稻草。

如今,他不仅创建了自己的餐饮品牌,其研发的包子制作工艺,还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专利证书。

面对生活中的不确定,脆弱的人往往在被生活击垮后,会一蹶不振;

而心理韧性强的人,往往会坦然接受变化,把“坏事”视作一次机会,

过好每一个当下,不断积蓄能量,终将迎来逆风翻盘之时。


02

如何增强自己的心力?


在一期访谈节目中,樊登老师问邓亚萍:“一位顶级乒乓球运动员,应具有什么特征?”

邓亚萍提到,比赛中的运动员,不仅是技术的较量,也是心力的较量。

一位心力强的运动员,在比赛的时候,气势已经赢了。

如邓亚萍所言:“赛场上,看你想赢的决心有多大,决心有多大,力量就有多大。”

赛场上是这样,人生亦是如此。

人生下半场,若在面对不确定的环境时,还是迷茫与困惑,不妨尝试用以下方法增强自己的心力。

· 提升自我效能感

刘润老师说过:“自我效能感,就是自己相信自己,我能做成我想做的事情。”

在生活中,我们又应该怎么提升自我效能感呢?

这需要我们在困难面前,不要总想“一步登天”。

就像刚做了腿部手术的长跑运动员,应该先适应走路,接着可以进行短距离的训练,最终再挑战长距离的训练。

这样循序渐进的康复,才能让他尽快重塑跑步的信心。

· 加强思维阻断训练

邓亚萍在比赛时,会有一个习惯:当比分落后时,她不会马上发球,而是慢慢、用力地摁三下球台。

她的这个习惯,称为“思维阻断训练”。

这种训练,有助于运动员从崩溃情绪中抽离出来,让自己冷静下来,更有信心赢下后面的比赛。

一个人在冷静清醒时,自己会有较强的决心和信心。

所以,当心态起伏时,可以先停下手上的事,进行思维阻断训练,例如喝口水、听听音乐等等。

· 提高自我调控能力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著名心理学家鲍迈斯特发现,自我调控能力其实跟肌肉力量一样,是可以锻炼的。

当我们不断去挑战自己的心理控制能力,它会变得越来越强大,也就提升了自己的心理韧性。

比如,我们可以运动,坚持一项健身锻炼,不断挑战自己,磨炼自己的毅力;也可以通过冥想、正念等方式,调节自己的情绪。

· 靠近心力强的人

心理学中有一个泡菜效应:不同种类的蔬菜,泡在同一个缸盐水里腌制,时间久了就会浸泡同样的盐味。

人,也是一样。日常接触的人,或多或少对我们都是有影响的。

所以,多靠近心力强的人,远离消耗自己心力的人和事物。

心力,是一种稀缺资源,损耗越多,心力越少。

所以,对身边的人和事要有原则的进行筛选和屏蔽。

这个也不是冷漠。而是保护自己心力的一种方式。

万法皆是心法,一切始于心,终于心。

一切的智慧,一切竞争,本质上都是心的比拼与对决,心力,也是一个人的人生核心竞争力。

余生,修炼自己的心力,守住内心的能量。

如此,即使我们发现了生活的真相,也能以对生命的感恩和对生活的热爱,拥抱生活里的每一个瞬间,在人生路上越走越远。


修炼心力的关键:允许与接纳  

很多时候,我们对别人、对自己的抗拒和排斥,实际上都是在弱化和摧毁我们的心理能量,时间久了还容易造成情绪困扰或心理问题。如果我们可以从心理解,学会允许,学会接纳,我们便能慢慢收回自己的能量。当内在的能量越来越高时,我们的心力也会迅速增强。

在色彩识人心理学中,我们可以拥有“允许”和“接纳”的能力。首先通过色彩识人技术“向内看”,看见真实的自己,看见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看见自己真实的情绪状态和内心冲突的根源;

然后运用色彩疗愈技术清理、释放情绪,感受真实的体验,面对自己的任何情绪与不足也不再评判和排斥,将内心的紧张、恐惧、自卑等低频情绪转化为喜悦、宽容、爱等高频情绪,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允许一切如其所是。

很多事情一旦被允许、被接纳,便会真正的放下,那些事情也会把能量还给我们,我们便能源源不断地给内心注入好的能量,最终堆砌成我们的心理韧性,沉着冷静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机遇,成就美好的人生。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走进彩虹之门,关注七彩人生,解开人生路上的困惑,我们下期见!(部分图文来自网络,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