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剑霜寒十四州
从教多年以后,用教育者理性的眼光重读卢梭教育作品《爱弥儿》,感触颇多,在这里针对当下学校教育的现状,谈几点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一、正确认识自然教育(自然主义教育)
卢梭先生明确指出“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事物的教育”作为教育的三个来源,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也由此衍生出了科学的教育模式——自然教育(自然主义教育)。从教育形式上说,自然教育是以自然为师的教育形式,教师(教育者)只是作为媒介存在。遵循自然的教育就是根据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遵循受教育者自身的发展规律进行教育。
教育是科学的存在,是需要建立在生理学、心理学、伦理学、哲学等科学理论基础上的。受教育者在不同的成长阶段能力不一样,需求不一样。简单说就是“荷尔蒙”的产生只有到了一定的年龄才可能实现,过早地青春期性教育毫无价值;语文教育大师姚竹清老先生也曾经说过“学生的错别字是可以长没有的”——也就是说随着受教育者年龄的增长,认知感官的发育和能力的提升,他们写错别字的情况会越来越少。
一定要把孩子看做孩子!我们承认有早慧个体的存在:甘罗12岁当宰相,美国电影里当家的“小鬼”……但是家长、老师、社会上别有用心者的功利思想作祟,为了体现自己手里的孩子没有输在起跑线上,让小孩子做大人事的现象比比皆是:为了招生需要,让4、5岁的孩子扯着嗓子背《岳阳楼记》;为了展示学校教育成果,让中小学生穿着成人服饰进行各种成人化的表演;用奥数培训班让小学生投机取巧——成绩上的虚荣也深深地扎根在受教育者的心底。这些成年人(不能称之为教育者)所彪炳的其实是脱离了“把受教育者作为人”这一教育根本的,而把重点放在了学会了多少书本知识?能够考上什么样的学校?将来会有什么样的前途——这个前途是以金钱和社会地位衡量的?整个教育过程中,揠苗助长,缺少了甚至根本不考虑学习者学习过程中对知识、能力、方法、过程的综合辨析。
卢梭先生提倡的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尊重事物本身特性的自然教育要求教育者必须把孩子看做孩子。教育过程中要遵循自然规律,顺应人的自然本性(归于自然)。要反对成人不顾儿童的特点,按照传统与偏见强制儿童接受违反自然的假教育,干涉或限制儿童的自由发展。要用充满宽容的、充满爱的教育静待花开。
当然,自然教育绝不是让教育者“躺平”,不是让受教育者在没有教育训导的情况下随意滋长。我们要知道“自然人”不是指完全脱离社会生活、纯生物的人,而是按照其本性发展规律成长起来的具有自身价值的独立实体,是体脑发达、身心健康的人。新时代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应该是有目的的将受教育者培养成有着自立、自强、自信、自理等综合素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此,我们每一个教育者任重而道远。
二、劳动教育是源目标之一
劳动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特征。从教育的产生来说,劳动教育本身是教育的原动力之一。卢梭教育作品中,父亲让孩子学会了木工,让他积极地参与到实际生活的劳作中去。爱弥儿正是有了劳动意识,掌握了这样的一个被现代社会很多人嗤之以鼻的劳动技能之后,才让自己后来即使流离失所,甚至沦为奴隶的时候,也凭借着自己高超的劳动技能,得到了生存的自信和人们的尊重。
人类为了更好的提升生存能力,为了有效的提升社会面群体的生存能力,才进行了教育活动,进行了科学的学校教育。实际情况是,在我们的现实教育过程中,十几岁的学生会叠被子、会做饭都成为了一种奢侈的梦想,更不要说让受教育者具备像《鲁滨孙漂流记》中主人公表现出来的无条件生存能力。可以想象,当自然灾害降临的时候,当客观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的时候,我们这一群从校园里走出来的受教育者到底有多大的生存可能性?
我们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早就提出了“五育并举”,而当务之急是每一个有责任心的教育者都要明白,用劳动教育让学生正确地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他们才会尊重劳动,尊重劳动成果,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我们学校不要一味地被应试教育绑架,要动一动脑筋,积极的调动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劳动教育资源,用心进行劳动教育设计,开展一些有实效的劳动教育活动,通过学校教育有效的诸如成果汇报、评分考核、反馈强化等管理手段,给孩子们一个完整的劳动教育环节,才能让我们的“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是一句空谈。
三、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力支撑
在家庭教育上,卢梭的教育作品也给了我们太多的思考,给了我们太多的指导,它告诉我们如何在家庭中对子女进行完整的教育。
历史上的教育是从原始的家庭教育开始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家教嫡传、私塾等一直在成功地向社会输送着各类人才;现实生活中郑渊洁先生对儿子郑亚琪——皮皮鲁总动员CEO——进行的是纯粹的家庭教育。这都告诉我们,学校教育并不是一个人成长成功的唯一途径。
如果我们忽视了家庭教育的影响力,学校教育一定会出现孤掌难鸣的问题。现实社会上一度出现了“5+2=0”的家庭教育副作用现象:当学校老师花费五天时间,辛辛苦苦地对孩子进行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后,周六周日家长在家里对孩子进行着功利化、利己主义引导,或者是有辱斯文的一些败坏思想品质的教育灌输。这种错误的家庭思想引导,已经直接影响到了让正常的知识教学都难以推进的地步。
可以看出,让家长学会教育,已经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严重问题,进行家长教育已经势在必行。却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家访已经成为一个遥远的话题,家长会简化成了学科成绩通报会,简短的电信沟通成了唯一的家校联合教育方式,家长学校只是空摆设……
欷吁!在我们学校教育的工作者不再以自己比家长懂教育而感到自豪的时候,当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齐心协力的时候,教育一定会更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