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昌邑的年味
小时候的年味,是从一份寒假生活开始的。寒假生活16开大本,封面上红红的灯笼高高挂,照着通红的春联,盛装的艺人舞龙舞狮,小孩子在满天烟花下堆雪人。
翻开寒假生活,有浓浓的纸香。作业题目也特别简单,就像没有BOSS的闯关游戏一样。
合上寒假生活,封面的故事就在小城中上演。
寒假开始后,没几天我就会回到小院儿,喝奶奶做的鸡蛋梭子泡大炉,吃靠荤食长大的小鸡。看着奶奶忙忙碌碌地炸肉丸,定猪皮冻,炸茄合藕合,煎年糕。或者跑出去跟其它朋友们疯玩,放鞭炮。恰如别人粘姐留我管提线,别人摸鱼我管看鱼。过年的时候也一样,别人管放鞭,我管捂耳朵。
腊月二十九左右,爸爸妈妈,伯父伯母和妹妹,都会回到这个小院。家里一下就热闹了。儿子媳妇们打扫屋子和庭院,帖春联;或者跟奶奶一起杀鸡拔毛,切菜炒菜。到了年除日,爷爷坐下,妹妹坐在一边,我在另一边,爸爸妈妈、伯父伯母和奶奶陆续坐下,桌上摆下形形色色的菜肴。爷爷就会拿出他的小酒壶。
爷爷的小酒壶是个上窄下宽的锥子,顶上扩口,扩口上方盖一个小酒盅。这一天晚上,爷爷会找出最好的酒,哗啦啦倒在小酒壶里。然后把小酒壶放在小碗里,用开水烫热,分给爸爸和伯父一起喝。
喝完酒就到院子里放鞭。那个时候放鞭是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找一根长长的竹竿,把多少多少响的鞭炮挂在竿头。爸爸和伯父一个人把竹竿高高举起,另一个就用火柴把引芯点燃。劈里啪啦的声音一响,那氛立马就起来了。鞭串放完之后,还要放炮仗。炮仗是大号的鞭炮,一个是一个的。伯父总会搞得到特别劲爆的炮仗。开始的时候还比较文雅,香肠粗细;再后来越放越粗,最大的那一个跟茶缸一般。炮仗腰间缠一圈红纸,底部是一个凹进去的黑黑的半圆,顶部的引芯弯成环,像小姑娘调皮的发圈。这个炮仗先向外喷一会火花,再嗵的一声炸裂,震得玻璃哗啦啦的。一盘炮仗十几支,要放好大一会儿。后来还会放烟花筒,一个烟花筒可以放十几个烟花,自己制作烟花的感觉太棒了。
大人们的大炮仗放完,孩子们的表演就开始了。村里的孩子都会放散鞭——就是鞭串先拆下一些留给孩子们单个单个的放。我家还会放钻天猴,那声音就像郭冬临的酱油瓶子——“嗖——叭!”不过我跟妹妹都是又文静又乖的小孩儿。于是放钻天猴就成了媳妇们的事情,我跟妹妹还是管捂耳朵。
带响的东西都结束后,才开始了我跟妹妹的时间——放“呲溜花”和“滴滴金”。每次遇到这种方言词汇,都很伤脑筋。意译吧,表现不了语境的调皮;音译吧,又怕不够准确而表达不清楚。“呲溜花”要高端一点。一般带杆,包装的也很漂亮,一般是粉色或紫色的薄纸缠上亮亮的纸带。头上长出来的纸做成花瓣的形状,一来好看,二来方便点燃。“呲溜花”点燃之后“呲溜溜”地响着向前面喷出不同颜色的烟花,很是好看。“滴滴金”就LOW多了,灰色色的包装,也没有杆,点燃之后只能向下滴落黄色的烟花。“滴滴”应该是指烟花向下滴落,“金”应该是昌邑方言的一个动词,对应的普通话词汇应该是“拎”。但是“滴滴金”是不是只能向下滴,还是要看什么人“金”,如果抡起胳膊甩圆了,它也还是可以向上“滴”的。
爷爷奶奶节省了一辈子,在丈岭住的时候,一直没有买电视。所以我家睡觉比别人家早得多,平日里七八点钟算早,八九点钟算晚。年除日玩到快十点,就已经很困了。烟花过后,一地狼藉。奶奶把纸屑扫成一堆,一把火点燃。火焰哔哔剥剥,间或有一两只漏网的鞭炮呯的一声,又归于寂静。这氛围与困倦的双眼非常匹配。这时最后一道菜——水饺也就煮好了。有糖饺我可能会多吃几个,没有糖饺就象征性地吃俩表示表示,也就该睡了。
睡得早,醒得也就早。我家年初一一般五点钟就陆陆续续起床了。初一就是走街串巷拜大年,从丈岭站串到丈岭街。串完门就是赶大集。
也许因为山东是共和国日出最早的地方之一,这里的人们真的很勤劳。为了不耽误早上开工上班,昌邑的集会一般凌晨四五点钟开始,清早七八点钟基本上就要撤摊了。当地有一俚语“起了个早五更,赶了个晚大集”,意思是早上三点钟起床,太阳出来了才赶到集市上——在昌邑,早上七点以后,统统都算“晚大集”。现在想想,如果不考虑人的惰性,这种时间安排还刚刚合理,摊主们四五点支起摊位,村子里的人五点出来挑选肉菜、面粉和点心。六点多回家做早餐吃饭,七点钟或者上学或者开工,时间刚好。这样勤劳的百姓,如果真如HYB总理当年建议的那样,把经济特区设立在山东,未来可期。
“年集”是一直到中午的。集市上好吃好玩的东西多到爆,有卖糖葫芦的,有吹糖人的,还有冰糖、姜糖、蜜三刀;糖瓜,硬糖,棉花糖;麻花,散子、梗子等等等等。最喜欢的就是啃甘蔗了,甘蔗甜甜凉凉的,是春节最独特的记忆。
初二初三,就要去探望远一点的亲戚了。妈妈一家人闯关东之前的老家在丈岭东边的塔尔堡,塔尔堡还有挺多亲戚的。爸爸骑着大梁自行车,我坐在大梁上,妈妈偏坐在后座,一家人就这么摇摇晃晃地走在乡间的道路上。舅姥爷很慈祥,有一间房整房火炕,跟塌塌米一样,又暖和又舒服。东门有一个大湾,可以偷偷地滑冰。当时妈妈的姥姥也还在世,住在稍偏一点的小院,推瓜子花生和糖果给我吃。
从塔尔堡回来,再过两天就要去昌乐看奶奶的弟弟和他的家人。舅爷家的条件很好,有VCD牒片,可以放狮子王。可是就有一点不好,他家暖气会烧到28度,大冬天的热得我头昏。妈妈的大姐小妹也住在昌乐。大姨家住在一中,姨夫一米九大个,又高又壮又能喝,看着就挺唬人的,却会放武媚娘传奇给我看。有一次在一中附近帮别人摘山楂,白得了一兜山楂,回家加糖煮,吃得满嘴乌黑。小姨不记得住在哪个地方,小姨父很斯文,做鸡的时候会把头剁下来丢掉。这让我我很不解呀,鸡冠鸡眼鸡脑这么好的东西都不要了吗?小姨后来住到了另一个地方,在厂里工作,我最后一次去看望她的时候,她给我塞了叫做“骨肉相连”好多肉串,沉甸甸的。
从昌乐回来,正是昌邑城最热闹的时候。市委楼和小水池中间空地的雪扫的干干净净,两侧停车位的车也被挪到不知哪里去了。市府旗杆前空地的雪也被扫的干干净净,两侧的车也被清空了。楼前摆上满满的花生、瓜子、香烟和各色糖果。于是高跷队坐着大卡车五彩斑斓地就进城了。远一点的丈岭、塔尔堡、岞山、太保庄也都有队伍进城。再近一点饮马、夏店有时会派来几个队伍。城边的李家堡、围子甚至会一个村出一个队伍。
场地铺开,锣鼓一响,好戏开场。踩高跷的是最容易被看到的,穿着喜庆的橙色或者滑稽的黑色,随着鼓点进两步退两步,太威风了。
还有划旱船的表演,船像是粉色的荷花船,漂亮得很;但是里面的人一般都不好看,还愿意穿红袄,画丑到爆的腮红,土得搞笑。外头有穿蓝色或褐色衣服的人拿着船浆,表示他在划船。小红袄于是就提着小船跟着大船浆溜溜溜地转来转去。跟划旱船差不多的是跑小马的,一个人提着长得小驴的小马,长长的边布把腿挡住,滴溜溜地转圈。
再就是舞龙舞狮队了。舞龙领队拿着个球球,大龙就追着球球跑。如果村子里豪气,就加一条大龙。大龙脑袋上插着团团,颤巍巍的活灵活现。舞狮就比舞龙自由多啦。不用追着球球跑,跳上跳下的。有的时候上凳子,有的时候上桌子,实在没什么东西可上,就踩在后面那个人的肩膀上。
看高跷的人太多了,里三层外三层,站在水池旁边的台面上,或者跨在爸爸肩膀上,有的时候还会跑到爸爸办公室往下看。
高跷队们市委楼前表演完,就跑到市府楼前。再然后就上车到什么公安、法院、检查院、国税、地税、电视台之类接茬表演。一连几天都热闹非凡。小孩子就跟着高跷队的卡车跑,表演看了一遍又一遍,就是没个够。这几天大院的警察、门卫也不管,由着小孩子们跑进跑出,拿桌上的糖果。
现在的昌邑城,放几挂鞭年就过完了。热热闹闹的场景再也不见了。说起高跷队,爸爸说不出钱谁义务劳动伺候你啊。昌邑是真没钱了,高跷队的百十块钱出不起,都攒下来请明星来绿博会助兴了。
正月十五烟火表演当年是很精彩的。那些单位、大院的烟火秀就跟杠上了似的。最扣门的就是几个学校和医院,特别没意思。最出彩的是法院和电视台,比市委市府放得时间长,花样也多。地花一直不断,铁筒放的大烟花也是一个接一个。那个时候烟花里还有小伞,烟花炸裂后,小伞下面挂着三四个小灯一直飘呀飘。我就追着小伞跑呀跑,可惜一次都没有追到过。
后来城里禁止放烟花了,就挪到文山去放。那个时候就是等着挂瀑布,高高的瀑布挂起来,其它的烟花就只是点缀了。
现在在家,再也没有呆到过十五,不知道昌邑的烟花,还放不放。
昌邑的年味,曾经那么浓烈。现在不是淡了,是没了。只留下零星的余韵,却难以安慰远归人的回忆。
注:本文中配图来源如下,如有侵权,请告知。
配图14-1 夏日之恋 朱星儒的寒假生活
配图14-2 太阳幼儿园亭亭老师 健康领域——《保护五官》
配图14-3 7788 商家图片
配图14-4 昌谷驿站 李顺堂II放鞭炮
配图14-5 山东侨报 回到家乡沂蒙山过大年
配图14-6 蒲城教育文学网 冬至吃饺子的手抄报 冬至手抄报
配图14-7 山东侨报 回到家乡沂蒙山过大年
配图14-8 好客山东 聊城即将消失的30个老物件!用过5件的说明你已经老了…
配图14-9 众图网 新年串亲戚海报设计
配图14-10 潍坊晚报 民俗活动挺丰富,过瘾!
配图14-11 凤凰资讯 欢乐民俗闹元宵
配图14-12 潍坊晚报 民俗活动挺丰富,过瘾!
配图14-13 释然014 被人艾特看瀑布烟花真的是一件超级幸福又浪漫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