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的一项心理研究表明:人们总是会在发现和纠正别人的错误中获得心理愉悦,他们渴望指出别人的错误,也渴望得到别人的夸奖,并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但往往忽略了一点: 人都不喜欢别人对自己指指点点,对于自身的缺点不愿意被人发现并指出。所以看破不说破,尊总别人是一种难得的修养。同时要学与自己相处和和解。
小时候我们期望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于是很多时候哪怕是违背自己的本心也要努力的去做别人眼中期待的自己。
七岁的时候妈妈带着我去逛街,路上遇见熟人,熟人对妈妈讲你家闺女真好,性格柔柔的,妈妈让我阿姨,我怯生生的说“阿姨好!”,熟人一听又说:“看这孩子多有礼貌,说话细声细语的。”妈妈谦虚的客套几句带我离开,但是很明显的她对别人夸奖女儿的话很受用。从此,我见到叔叔阿姨们都会嘴甜的打招呼,但是因为性格内向我比较怯场,在学校里总是说话声音很小,被老师点名会脸红,可因着学习好的缘故倒也没有同学欺负,老师们也会在合适的时候很含蓄的鼓励我别太拘谨,胆子大点,出错了也没关系。
渐渐长大以后发现我的性格里面还是保留着那些怯懦、胆小和对别人看法的在意。虽然思想的成熟让我变得更加自我不再事事顺从父母的意愿,对自己性格的弱点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于是努力的去改变。
可是这种改变需要首先自己跟自己和解,接受自己身上的不完美,比如矮个、比如不低的体重、比如不是很高的学历,比如朝九晚五的工作,比如能够养活孩子的收入,同时看到自身的优点,比如能够自食其力赚钱的能力,比如老人的孝心对家的爱,比如能够为更好生活而拼搏的努力。接受与别人的差距,不去攀比,不因别人的耀眼的光环而心生嫉妒,也不因优越的环境让自己躺平,拥有不断学习的能力,能够发现自身问题并愿意去改变。
慢慢的会发现我们开始把注意力放在了自己身上,学会了如何去跟自己对话跟自己交流,不再刻意的讨好别人,不再玻璃心,不再活在别人的期待里。专注自己,不再轻易被外界打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