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心走身的原因与危害
一,分心走神的原因无非两个:
1,是觉得当下太无聊,所以追求更有意思的事情;
2,觉得当下太痛苦,于是追求更舒适的事情;
走神一时爽,事后我们就得承担走神带来得各种损失,其中最大的损失莫过于生命质量变差。因为走神的时候,我们要么沉浸过去,要么担忧未来,要么幻想不可能实现的情况,走神可以让我们活在任何时候,唯独不能让我们活在当下。
生命是由一个个片段组成的,身心合一的片段组成的就是幸福专注的高质量人生,身心分离的片段组成的就是分心走神的低质量人生。
分心走神还会造成拖延和低效,因为情绪总是滞后于行为,所以人们做事时进入状态往往很慢,需要情绪过渡。
可见,分心走神的本质是逃避,所以,面对困难时身心分离的人总会不自觉地退回舒适区,而身心合一地人则更容易跳出舒适区,直面困难。
从长远看,一个人专注力地高低可能预示了他今后成就的大小。
成长就是克服天性的过程,我们必须用觉知力和自控力去约束天性,否则就会被潜意识左右而不自知。
收回感受,回归当下
注意力分为行动和感受两个部分。如果我们早点最大这个原理并主动修正,运用或许命运轨迹和生活质量都会有所不同。不过现在知道也为时不晚,因为只要一招即可扭转局面:让感受回归行动;
身体感受永远是进入当下状态的最好媒介,而感受事物消失的过程更是一种很好的专注力训练。它提示我们,身心合一的要领不仅是专注于当下,更是享受当下,而这种享受必将使我们更从容,不慌张。
慢慢练习收回感受让注意力回到当下,我们的烦恼就会慢慢减少,精力就会更加旺盛。情绪就会更加平和,身体就会更加柔软,感知就会更加灵敏,思考就会更加深入,,,,这个习惯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它相当于改变了自己的底层行为模式,其力量不可小觑。
学习专注 -深度沉浸是进化双刃剑的安全剑柄
人类情绪和能力优劣的根本差异
人类情绪和能i的优劣差异来自对自身注意力关注方式的差异。在情绪上如此,在能力上也如此。
能力弱者极易分身,他们必须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才能学习,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让他们心神不宁,他们总是忍不住想做点更有趣的事情,一条热点新闻,一段有趣的闲聊都能把他们的注意力从重要的事情上移开。
能力强者则正好相反,他们的优势就在于能主动屏蔽干扰,选择需要的信息并沉浸其中,为此他们甚至会主动练习。
因沉浸的能力不同,人类最终处在 不同的层次,从大范围看,沉浸能力强的人时常处于支配层,沉浸能力弱的人时常处于被支配层。如果我们希望从人群中脱颖而出,就一定要刻意磨练这种品质,或许这正是改变你我命运的金钥匙。
深度沉浸的方法;
这个世界上能聚焦的人很多,但卓越的人很少,其原因之一,就是大多数人都缺乏深度沉浸的能力。
心理学家安德斯,艾莉克森和科学家罗伯特,普尔经过大量的研究后指出:所谓天才,其实并不神秘,其本质是正确方法加上大量练习。换言之,我们没有变的像天才般卓越是因为方法不对或练习不够。
正确的方法通常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1,有定义明确的目标。目标定义越明确,注意力的感知精度就会越高,精力越集中,技能越精进。
2,练习时极度专注,极度专注不仅是学习的关键,也是灵感的来源;
3,能获得有效的反馈,不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需要反馈来准确识别自己在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以及为什么会存在不足。
4,始终在拉伸区训练,一味重复已经掌握的事情是没有意义的,但挑战太难的任务也会那我们感到挫败,二则都无法进入沉浸状态,好的状态是介于两者之间
细心体会上述四个要素,我们就可以进入深度沉浸状态,从聚焦走向卓越,当然要做到真正的卓越离吧开另一个要素:大量练习。
从现在开始,好好的审视自己吧
1,审视自己的注意力-是被动吸引还是主动选择/
2,审视自己的沉浸度-是分心走神还是极度专注?
3,审视自己的练习量-是浅尝辄止。还是大量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