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当中,与他人交际时难免与会发生冲突。如果不计后果与之不依不饶地针锋相对,那么不仅会两败俱伤,还会毁掉自己幸福的家庭,后果不堪设想,过后冷静下来,肠子都得悔青。
我年轻时脾气很不好,遇事愿意与人争论,那时仗着年轻气盛总摆出一副不要命的架势确实也吓退了不少对手。如今想来多亏头上三尺神明庇佑,才没捅出什么大娄子。
现在的我变得谨慎了不少,一些小事也不再斤斤计较。打车时不良司机绕路,也不想去与他争论,我也不差这几块钱,不值得为这点小事为乳腺添堵。再说我一个弱女子,从任何角度都敌不过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即便他不动手,粗鲁的语言也会影响到我的精神健康。始终相信恶人自有恶人磨。
我轻易不喜欢陌生人到家里来,迫不得已点外卖时也极谨慎,哪怕是送迟了我也不会去催,生怕哪句话说错会遭到报复。家里有什么东西需要修理时,我和孩子一般都不会露面,老张一个人应对那些修理工人也是游刃有余,即便他们坐地涨价,他也是笑着照单全收。这些人可不好得罪,有些修理工人可能一无所有,但是他有你家的地址。谁也不想胆战心惊地过日子,这个世道还是小心为妙。
网上把这种谨慎的行为总结为:幸福者退让原则,以下是参考百度文献。
这是一种在处理人际冲突和挑衅时的心理和行为策略。其核心思想是,当个人或群体处于幸福、稳定的状态,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稳定的工作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时,面对外界的挑衅、冲突或不利情境时,应选择退让而非直接对抗。
幸福者退让原则的背景和应用场景
幸福者退让原则适用于那些处于幸福状态的人,例如拥有美满家庭、稳定工作和良好人际关系的人。在这些情况下,面对外界的挑衅或冲突时,选择退让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争端和冲突,从而保护自己的幸福状态。这一原则强调在特定情况下权衡利弊后做出的理性选择,而不是一味地退让。
幸福者退让原则的心理学依据
心理学上,幸福者退让原则强调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保持冷静和理智,勇敢地面对外界的各种挑战。通过退让,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风险,最终获得平安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