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主张通过教育使个人更加完善,进而达到国泰民安。而教育个人发展,首先要了解人的本质,这就牵扯出了题目所说的问题:人性本质是向善还是向恶?
关于这个问题,孟子认为向善,荀子认为像恶。儒圣孔子虽然没有明确说明人性的善恶,但它的核心思想是“仁”,而人是天道的体现,是人性所在。所以他的本意应该偏向人性向善。这些大家想必都耳熟能详,不必多说。但是他们是以什么为依据作出性善或性恶的结论呢?
有句话叫:屁股决定脑袋。话虽粗俗,却言之有理。想要理解一个人的想法、主张,就不能忽略他所处的时代背景,身份地位等因素。
由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是一个礼崩乐坏、国家动荡逐渐加深的过程。所谓:“天下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孔子的时代周王室衰微,诸侯相互侵伐,不再是太平盛世。虽然此时礼乐制度开始瓦解,但人们的传统思想仍根深蒂固。所以孔子以“仁”为核心,强调爱人,以己之心待人,希望唤醒人们内在的良知。而这并不带强制性。以“仁”为前提,人性自然向善,不必强调。
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诸侯征战加剧,权力增强,人心向“利”,难以用“仁”的思想来约束,只能退而求“义”。认为追求利益需要以道义为前提,这也算是向时代社会妥协。而义是发自自我的道德判断,通过强调人性本来向善,需要通过教育来扩充善性,更有利于教化。
到了荀子已是战国末期,秦国崛起,战争更加激烈。乱世当用重典,法家思想得到重用。荀子的思想也受到了法学的熏陶,主张以“礼”来约束言行,强调用外部的力量引导人的发展,而不是由个体本身的自发进步。包括荀子提倡无条件的“诗云亦云”也体现了法的一面。在人性方面,认为人性有恶端,需要通过教育改变恶性,化性为善。
从上述介绍中可以看出,先贤主张性恶性善,并不是单独的从人性来看,而是为了适应不同时期教育发展的需要。
就个体而言,我们既是独立于他人存在的,但个体内部也是由各个系统组成,既有竞争掠夺,又有合作共生。所以人性有恶端也有善端,而不是简单的分为性善或者恶。至于个体的成长所表现出来的善恶则是自身与外界环境交互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