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论著选》(一)
——每一位教育者都要读的书
《陶行知教育论著选》,听着这个书名,很多老师应该会像我一样望而却步了,“教育论著”给我们的刻板印象是很多理论性的知识,而读这种文章就需要我们“钻”进去,“钻”是要费很大力气的,所以和我年龄差不多的老师应该没有读过这本书,也没人给我推荐过。
一、因故事而心动
而我为什么会买了这本书,并来给大家推荐这本书呢?
最初是因为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的申宣成教授推荐的。很多老师都有推荐书的习惯,但我也不会都买,都是了解了解,才决定买的。但申教授推荐过后,我当场就买了。他应该是一个被语文老师耽误的杰出销售员。
2021年7月25日下午,我在河南成长学院听最后一场讲座,就是申教授讲的。他在给听众介绍这本《陶行知教育论著选》时,讲了两个故事:一是他自己读。在商丘民权中小学当了二十年一线教师和校长的他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在读研期间,一次去图书馆,他在书架中间穿梭,选择要借的书,突然发现一本书已泛黄,书皮因掉了已被工作人员包了牛皮纸。看到后,他猜测这一定是本非常好的借阅次数很多的书,否则不会被读者看得破成书皮都没了。于是借回去看,越看越上瘾。他说:这本书给了他巨大的影响,所以无论去哪上学或工作,都要把这本书放到身边。
“这本书这么有魔力吗?而且这个老师都当了二十年的中小学老师了,怎么就又能考上北师大的研究生呢?别说几十年前,就是现在,也没有几个老师能做到。”我心里就想。
他接着讲,因为觉得这本书太好了,于是有次放假回家,他就给同做教育的妻子买了一本。回到家,当他激动地想给妻子分享这本书时,妻子看都没看,就直接扔到了一边。等他返回学校,又过了好久,有一天晚上,凌晨三点多,睡熟的他突然听到手机响了,迅速惊坐了起来。因为平时,家里从来没有在这个点给他打过电话,他猜测可能有什么事情发生了。于是,焦急地问发生什么了。结果,她的妻子非常轻松地回答道:没什么事。听了妻子的回答,他立刻上火了:没有什么事,打什么电话,还是半夜三更打?结果妻子兴奋地说:我在读《陶行知教育论著选》,这里面的内容太值得看了。
“什么样的书能让人兴奋到三点都不睡?听了这两个故事,听众一定对这本书特别好奇呀。”我心里暗暗想。同时,我还想到的是:“这就是会讲故事、会启发、会让学生自动学习的老师呀,暗藏智慧。”
朋友们,此刻你有没有想买这本书的冲动。对,我立刻就买了。
二、因冲动而惊喜
年轻人,总是冲动。我收到书后,翻开目录一看,并不吸引我。下面是目录的第一页:
这本书收录了陶行知先生从1913年到1946年,这33年间写的关于教育各个方面的文章,内容极其庞杂且涉及广泛,而且具有很强的时代教育特点,有很多和现在的不同。所以,我选择的读书方法是:不能从第一页开始按顺序像老牛犁地般地读,这样读,只能让自己越读越不想读,打击自己的积极性。读书,还要学会启发自己,想办法让自己自动地读。
最前面的“陶行知手迹”是大家熟悉的话: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这个“心”究竟是什么心?我要带着这问题,在这本书中寻找答案。
“滴自己的汗 吃自己的饭 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靠人靠天靠祖上 不算是好汉。”
多么朴实而霸气的话,如果我教过的学生,我正在教的学生,将来都能做到这样,并且为了做到这句话而做准备。所有的学生,将来都会活得坦荡,潇洒,自如,明媚。而我,也一定要做这样的“好汉”。
最后附录部分有《教育诗》,我刚看一会儿就发现了几首极其受益的。
《每事问》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的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1]
多么简单的语言,多么浅显的道理。但是现在有多少学生,多少老师能做到啊?想想看,学生多久没来问过老师问题了,老师多久没有向自己提出问题了?
作为老师,我不仅要想方设法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更重要的是还要给自己提出问题。比如针对上面的内容,我就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学生为什么会没有问题呢?我要怎么做,才能让学生提出问题呢?有什么方法呢?”有了这个问题,我是不是就可以开始研究《基于问题的语文阅读教学研究》,《学生没了问题,老师怎么办?》等方面呢。好可惜,我从来没有认识到。
我把这首诗稍微改了改,觉得用在哪里都合适。比如用在自己身上:
“设计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教学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想要教得好,只在每事问。”
又想起肖培东老师讲“如何备课”。肖老师语气缓缓地,稳稳地讲到:“老师们呀,想备好课,就要多提几个问题呀。哪些问题需要问呢?要问九条。”一些老师应该知道了,这就是著名的“肖九条”。一、这篇文章什么文体?(文体特征)二、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呢?(写作意图)三、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呢?(文本解读)四、这篇文章怎么写出来的呢?(语言手法)五、这篇文章放在哪个单元写的呢?(编者意图)六、这篇文章中最重要的语段和聚焦点在哪里呢?(教学聚焦)七、当下为什么要教这篇课文呢?(教学价值)八、学生会怎么读,哪里会有问题呢?(学情预判)九、教材本身提供了哪些助读助学资源呢?(教学资源)。
备课有了这九点问题,而且一一弄清楚了,基本不会讲得太离谱。当然,我还可以从这九个问题中,接着提问。比如:一、文本解读的方法有哪些?二、不同的教学资源对教学有什么帮助?那是不是就可以钻研《文本解读的方法》,《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助读助学资源在教学中的运用》等方面的内容呢。
怪不得之前听一位名师这样说:没有问题,就没有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阅读;没有阅读,就没有钻研;没有钻研,就不能成名师。
哇,这一首诗,我写了一千字的感想。这两天我看了七十页,这样下去,估计没读完,我就可以把心得写一本书啦。这应该就是名著的魅力,就是名家的魅力,怎么就能把道理说得这么浅显,而又能引人深思呢?
三、春天不是读书天
看这首诗《春天不是读书天》,这样的教育是不是老师喜欢,学生向往的教育?
《春天不是读书天》[2]
春天不是读书天:
关在堂前,
闷短寿源。
春天不是读书天:
掀开门帘,
投奔自然。
春天不是读书天
鸟语树尖,
花笑西园。
春天不是读书天
宁梦蝴蝶,
与花同眠。
春天不是读书天
放个纸鸢,
飞上半天。
春天不是读书天
舞雩风前,
恍若神仙。
春天不是读书天
攀上山颠,
如登九天。
春天不是读书天
放牛塘边,
赤脚种田。
春天不是读书天
工罢游园,
苦中有甜。
春天不是读书天
之乎者也,
忒讨人嫌。
春天不是读书天
书里流连,
非呆即癫。
想象一下,这是多么美的画面!春天来了,阳光普照的早晨,学生们放下手中的笔,奔向大自然,听着鸟语,闻着花香,风中唱歌,放着纸鸢,登上山巅,放生呼喊。“社会即学校”,处处是教材,让学生在大自然这个教材中学习,不好吗?
而我们的学生很少有这样的学习经历。
这样的教育为什么令人向往,因为这是理想的教育,或者说“实现不了”的教育。如今,没有老师敢带着学生这样做。我听过敢这样做的,也只有李镇西老师了吧,但他那也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现在的班主任,谁要敢带着学生这样做,那一定是没事找事,自己“作”。所有老师都怕出事,而只要出事,无论是谁的责任,老师都逃不掉。所以除了学校组织,或找专门的研学机构组织,哪个老师也不想承受着压力,恐慌焦虑几天带学生走进大自然,读“春天”。
不是老师不愿意,是不敢。社会上,在学校、家长、学生和班主任的关系中,班主任多数处于劣势,为了养家糊口,只能不找事,不惹事,让“春天成为读书天”让学生读着“忒讨人嫌的之乎者焉”。这是老师的悲哀,当然也是学生的悲哀。
这样的背景下,最好的方法,就是周末解放学生的时间。让学生周末在家长的陪同下看看“鸟语树尖”或找个公园“放个纸鸢”吧。初中的学生多数不愿有家长的陪伴,但老师们只能这样说,这样做,毕竟出了事,自己可以不负责任或少负责任了吧。
谁能改变这样的现状?谁能让老师放心地和学生一起过着这首诗里的教育生活。
四、你不能教导小孩,除非……
《教师歌》[3]
来!来!来!
来到小孩子的队伍里,
发现你的小孩。
你不能教导小孩,
除非是发现了你的小孩。
来!来!来!
来到小孩子的队伍里,
了解你的小孩。
你不能教导小孩,
除非是了解了你的小孩。
来!来!来!
来到小孩子的队伍里,
解放你的小孩。
你不能教导小孩,
除非是解放了你的小孩。
来!来!来!
来到小孩子的队伍里,
信仰你的小孩。
你不能教导小孩,
除非是信仰了你的小孩。
来!来!来!
来到小孩子的队伍里,
变成一个小孩。
你不能教导小孩,
除非是变成了一个小孩。
这首诗写了教师教导学生,要先发现他、了解他、解放他、信仰他、变成他。这首诗中“信仰”他,我理解的是“信任”他。但“解放”他,我最初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接着读,可以了解陶行知先生在书中写了解放学生的六大方面: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时间。
这里,我最想谈谈第一个“发现他”。有些学生是极不易被发现的,所以最容易被忽视,成为班里的“隐形人”。我首先要反思自己,有没有忽视哪些学生?有,为什么会忽视?怎么办才能不忽视?
[1] 董宝良.陶行知教育论著选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628.
[2] 董宝良.陶行知教育论著选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635.
[3] 董宝良.陶行知教育论著选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