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研读》151: 汉纪(二十二)
公元前30年春三月,汉成帝宣布赦免天下刑徒。
秋天,关内大雨连降四十多天。京师长安的百姓无缘无故受到谣言惊扰,说是洪水马上来到,大家奔走相互蹂躏,老弱号呼不止,长安城中一时大乱。
汉成帝亲自驾临前殿,召集公卿商议。大将军王凤认为:“皇太后和汉成帝以及后宫中的人要马上上船,命令官吏和百姓登上长安城头躲避洪水。”
群臣都听从王凤的主张。只有左将军王商一人说道:“自古以来的无道之国,洪水还未曾淹没城郭。现在政治清平,世上没有兵革之乱,上下相互安定,为什么洪水会一天突然来到呢?这肯定是流传的谣言,所以不应当命令人们上城,以便加重惊扰百姓。”汉成帝因此作罢。
不久之后,长安城中慢慢安定下来,经过广泛询问,果然是谣言。汉成帝大大赞美王商坚持的建议,多次进行称赞,王凤却十分惭愧,悔恨当初没动脑子失言。
汉成帝想把权力全部委托乏给王凤。八月,汉成帝下诏策,免掉车骑将军许嘉的职务,让他以特进位置参加朝会。
张谭因为选举不实被免职。冬十月,汉成帝封光禄大夫尹忠为御史大夫。
十二月戊申朔日,发生日食。当天夜里,未央宫殿中发生地震,汉成帝诏令举荐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之士。杜钦和太常丞谷永上书答对,都认为这是因为后宫女子受到宠幸太盛,嫉妒专宠,将伤害继嗣产生的过失。
越巂山崩塌。
丁丑日,匡衡因为多占封邑四百多顷土地,以及手下属官监守自盗财物价值十金以上,获罪被免掉官吏成为普通百姓。
公元前29年春正月癸卯日,四颗陨石坠落在亳地,有两颗陨石坠落在肥累。
汉成帝裁撤掉中书宦官,开始设置五名尚书员额。三月甲申日,汉成帝封左将军、乐昌侯王商为丞相。
夏天,汉成帝征召举荐的全部直言之士,诏令这些人到白虎殿中对策。这时,汉成帝把大政委托给王凤,议论者大多把过失归咎于此。谷永知道王凤正掌握权力,想借建议巴结依附王凤,就上书说:“当今四夷宾服,都成为汉朝的臣妾,北方再也没有薰粥冒顿那样的祸患,南方也没有赵佗和吕嘉那样的人发难,三方边境全部安然,不再有兵革警报。大诸侯的食邑达到几县,汉朝官吏掌握着手中权柄,使他们不再有什么相求,再也不具备当年吴、楚、燕、梁那样尾大不掉的势力。百官之间盘根错节,亲疏之间交错相杂,骨肉亲信大臣有申伯那样的忠诚,小心翼翼,很是畏惧,没有莽通、上官杰、霍禹那样的乱臣。这三者没有丁点过失,所以不能把过失归结于陛下的诸舅。至于想把政事的过错归咎于丞相父子、中尚书宦官,搪塞不寻常的异象,这都像是瞎子用胡说欺瞒上天了。臣私下里担心陛下忽略明显的过失,忽视天地明确的告诫,听信那些糊涂人的瞎说,把灾害归咎于无辜之人,把灾异归结于政事,深深失掉上天本意,这事大可不必。陛下要真正深入体察愚臣所说,致力于畏惧天地灾异,长思安定宗庙的计策,改正以往过失,抵御沉溺享乐的想法,消除偏颇宠爱,奋起阳刚之威,公平深入覆盖上天庇护的恩惠,使各位侍妾能得以轮流陪侍。应再娶适宜生子的妇人,不要看重美丑,不要避讳名字,不要论及年龄。按照这个办法推论,陛下能得到继嗣于微贱之间,反而会成为福气;陛下只是要得到继嗣罢了,其母亲不要分什么贵贱。后宫中的女官以及供陛下使唤的下人,要广泛让他们到微贱之间征求这样的人员,以遇到上天所赏赐的福佑,告慰缓解皇太后的忧愁与怒气,消除上天的谴责与愤怒,这样就能使继嗣繁衍生息,灾异就会停止!”
杜钦也有相同的意思,汉成帝把谷永的上书展示给后宫看,提拔谷永担任光禄大夫。
夏四月,天空降雪。
秋天,桃树、李树开花结果。
大雨连续降了十多天,黄河在东郡金堤决口。先前,清河都尉冯逡奏报说:“清河郡承接黄河下游,土壤质轻易损坏,短时间里没有大的水灾,是因为有屯氏河相通、黄河有两条河川分流的缘故。现在屯氏河已经淤塞,灵鸣犊决口又增加了很多不利,只有一条河川承担两条河流的行水任务,虽然修筑起高堤防备,也不能及时排泄。九河有黄河的河道,已经不十分明确,屯氏河刚刚断流时间不长,很容易疏浚,协助黄河排泄大的洪水,防备特殊情出现。如果不加以修治的话,黄河在北面决口会使四五郡受害,在南面决口会使十多郡受害。事情发生了再去担忧,就已经晚了!”
汉成帝把这件事交给丞相、御史大夫处理,丞相、御史大夫派博士许商前往巡视后认为:“屯氏河泛滥时期,正值现在国家人力财力不足之时,可以暂且不予疏浚。”
以后三年,黄河果然在馆陶县和东郡金堤决口,泛滥淹没兖州、豫州,一直进入平原、千乘、济南等郡国,一共涉及四郡三十二县,大水不退面积达十五万多顷,最深的达到三丈,毁坏官亭室庐共计四万多所。
冬十一月,御史大夫尹忠因为对冯逡的奏报处理失当,汉成帝对其进行责备,尹忠畏罪自杀。
汉成帝派遣大司农调拨均平钱和米谷给黄河决口的受灾各郡,派出两名谒者前去征发河南以东的漕船五百艘,把百姓迁徙到丘陵处躲避水灾,一共迁徙九万七千多口。
壬戌日,汉成帝封少府张忠为御史大夫。
南山群盗傰(音péng,朋)宗等数百人危害官民,汉成帝下诏令征调一千多名军卒前去搜捕,一年多也没能擒到。有人劝说大将军王凤:“盗贼数百人在天子脚下,调动军队追击却不能擒到,难以使四夷威服。只有挑选有能力的京兆尹来处理才行。”
于是王凤推荐了原高陵县令王尊,征召他封为谏大夫,试任京辅都尉,主管京兆尹的事务。王尊仅用了一个月,盗贼就被清除了,他因此升任为京兆尹。
在汉成帝刚刚继位时,丞相匡衡又奏报说:“射声校尉陈汤作为两千石官吏奉命出使,他在蛮夷独断专行,不能正身以率下,而且还私下盗占所缴获的康居国财物。为告诫官属在绝域不要再重复他做过的事情,虽然有大赦在前,也不应当再处在现在的官位上。”
陈汤随后被免职。后来陈汤上书说:“康居王送到汉朝的侍子不是他的王子。”朝廷派人查验后,确认是康居王的王子,就把陈汤逮捕入狱后判处死刑。
太中大夫谷永上奏书替陈汤申辩说:“臣听说楚国有子玉作为大臣,晋文公因为他而坐不能安席;赵国有廉颇和赵奢,强秦不敢出兵窥视井陉;近代汉朝有郅都和魏尚,匈奴不敢南向沙漠。从这些来看,战无不克之将是国家的爪牙,不可不倚重。大概君子闻鼓鼙之声,则思将帅之臣。臣私下里看到关内侯陈汤,前番斩杀郅支单于,威震百蛮,武畅西海,汉朝开元以来,征伐方外的将军,从来没有这样辉煌过。现在陈汤只因建议不对,就遭到囚禁,被长期拘押,案件久拖不决,执行法律的官员想把他判处大辟之刑。当年白起作为秦将,南拔郢都,北坑赵括,因为很微小的过错,就被赐死在杜邮;秦国百姓十分怜悯他,无人不为他伤心流泪。现在陈汤亲持斧钺,席卷喋血万里之外,荐功于祖庙,告慰于上天,凡是甲胄军兵无不仰慕其大义。他只是因为言事获罪,并没有什么特别显著的罪恶。《周书》中说:‘记人之功,忘人之过,宜为君者也。’犬马效劳于人,还施以帷盖的报答,何况对国家的功臣良将呢!臣私下里担心陛下忽略了鼙鼓之声,不体察《周书》中的意图,忘记了帷盖样的施舍,以庸臣来对待陈汤,最后听从了官吏的建议,让百姓突然生出秦国那样的怨恨,这不是用来激励死难之臣的办法!”
书信奏报呈上后,汉成帝下诏令释放了陈汤,剥夺其爵位成为普通士卒。
以后几年,西域都护段会宗被乌孙军兵包围,驿骑上书,希望调动敦煌军兵前去营救。丞相王商、大将军王凤和百官商议了很多天后下不了决心。王凤建议说:“陈汤多筹策,他熟悉外国事务,可以召他前来询问。”
汉成帝就召陈汤到宣室中面见。陈汤在进攻郅支单于时患了中风病,两臂不能曲伸。陈汤入见后,诏令他不用叩拜,递给他段会宗的奏书观看。
陈汤回答说:“臣认为这件事情根本不值得担忧。”汉元帝问:“为什么这么说呢?”
陈汤回答说:“胡人的军兵大约五人才能抵挡汉军一人。为什么会这样呢?他们的兵刃朴钝,弓弩不利。现在听说得到了汉朝的技巧,但仍然还是以三挡一。兵法中说道:‘客倍而主人半然后敌’。现在包围段会宗的军兵人数不足以战胜段会宗,希望陛下不要担忧!何况轻骑兵日行五十里,重骑兵日行三十里,现在段宗想调动敦煌的驻军,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到达,那只是报仇的军兵,不能作为救急之用!”
汉成帝接着问:“那应当怎样应对呢?围困肯定会化解吗?你估计什么时候能化解呢?”陈汤知道乌孙军兵只是乌合之众,不能久攻,所以猜测不会超过几天,就回答说:“这几天已经化解了啊!”他屈指计算了一下时间,然后回答说:“不出五天,应当有胜利的消息传来。”
过了四天,段会宗的军书来到,说围困已经化解。大将军王凤奏报,建议任命陈汤担任自己的从事中郎,幕府中的一切事情全部决断于陈汤。
黄其军
作于2025年2月12日(古历乙巳年正月十五)
文中照片来源于网络,对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期同类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