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分享了人们不能“学以致用”第一个原因是信息超载,少而精地学习和间隔性重复学习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困难。
今天来分享第二个原因:消极过滤,以及解决问题的两个方法:积极聆听和绿灯思维。
为什么人们会产生消极过滤系统的呢?作者说:由于在我们年少时并没有得到无条件的爱和支持,所以我们开始对自己和其他人产生怀疑。这种自我怀疑会让人的大脑常常处于是封闭而消极的状态,对所有信息进行过滤。所以,我们听到或读到的信息在潜意识遭遇心理上的堵塞,结果只有10%的信息能够进入我们的潜意识,最终只能发挥自己的一小部分潜力。
那么,我们应变如何克服消极过滤?下面一起来看看两个解决办法吧。
——第一:积极聆听——
想要多留住一些自己所学校的所学到的东西,关键就在于要带着一种开放、积极的心态去聆听、去学习。要做到积极聆听,需注意:
1、不要带有任何偏见或先入之见;
2、带着一种学习的态度对新的信息感到兴奋;
3、带着积极的期待;
4、手里拿支笔准备做记录;
5、带着强烈的欲望,不仅要仔细聆听对方的讲话内容,还要努力激发出自己的想象力;
6、带着一种我该如何应用这些的态度。
当我们带着积极的心态学习,你会想出一些新的方法来应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保持开放,会为我们带来一种“可能性思维”。由此,我们仅能够100%的吸收知识,还可以让知识得到更多扩展。
举个例子,我现在正在线上学习行动派小六老师的洋葱阅读课,每次课程我都非常积极,具体动作我介绍一下:
第一, 以“学生的角色”学习。线上视频课程我会反复收听,每课至少两三遍;
第二, 以“老师的角色”学习。听完课程之后,我会以老师“老师是如何讲授课程”的目的用思维导图还原整个课程思路和内容。
第三, 超额完成作业任务。我会认真按照老师讲授的步骤&课程要求进行作业练习,每项作业我会超额完成,每课至少两份;如果老师在课程当中提到的书籍我都要找出来进行阅读,比如这本《知道做到》,同时输出九宫格笔记。
第四, 写作输出。根据费曼学习法,分享是最好的学习。所以我还会把我看到的、学到的用写作的方式再进行一次输出。比如现在,写作时我尽量用自己的话来复述,并能够以亲身经历举例说明,但凡我觉得能够表达清晰说明我对知识的内化与理解程度就合格了。
以上,可以称之为“积极的过滤系统”,它点燃了我的创造力和应用能力,让我的学习效能数倍提升。
(写到这里不得不说,学会倾听是个技术活,对我本人来讲并非易事。为了学会这项技能,我曾专门跑去学习教练技术,同样的学习完理论方法,仍然需要大量练习!)
——第二:绿灯思维——
我们必须设法敞开自己的心胸,每次接触新信息时,不要总是琢磨这些信息错在哪里,而是成为“绿灯思考者”,积极发现其中的正确之处,并且告诉自己,我知道或者听到的信息是有一定价值的,它究竟在哪呢?
这里的“绿灯思维”是个隐喻的表达。“红灯停、绿灯行”——当信息来的时候,我们先试着放行,考虑其价值性;过后再启动“黄灯思维”或者“红灯思维”
比如:在阅读这件事上,一定要有“绿灯思维”:对于作者的观点抱持先试试看的开放的态度,先去思考观点的价值所在,先要确保我们尽可能多地可以吸收内容的营养价值;然后,再思考、迁移到自己的生活与学习当中深度运用。
下面,总结一下这两次分享的内容。人们不能“学以致用”第一个原因是信息超载,少而精地学习和间隔性重复学习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困难,这是关于自我设定目标和学习技巧的阐述;第二个是消极过滤,解决问题的两个方法是积极聆听和绿灯思维,这是关于从人的内在——态度上的改变策略。明天我们继续分享:如何从行为上进行改变。非常重要哦!
彼德·德鲁克曾说:没有什么好事是偶然发生的。
将封闭、消极的心态转变成开放而积极的心态也并不是偶然事件。一旦下定决心要作出改变,我们就需要制定一套清晰的策略,不断加强自己的新的思维模式。
一步一步地实践,一步一步地改变!
知道,做到!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