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弟从小暴脾气,尤其是喝过酒之后。
今晚,阿弟出差经过我家门口,我们一家人欣喜异常,将阿弟接到饭店豪吃了一餐。酒足饭饱之时,阿弟对我儿子他外甥想用自己的方式表示一下关切。无奈,儿子恰逢十三岁,正是不知天高地厚又天王老子也一万个不服气的年龄。酒桌上舅舅的一番教育,已经触碰了他的逆鳞,他时不时面露不满斜眼微睨着那个与他长相大小版的舅舅。
爆脾气的阿弟哪里受得?隐忍着回到家。前脚才进门,后脚就将他外甥叫进屋子,爷儿俩关起门来继续“战斗”。
或许儿子没占到便宜,当门再次打开时,只见他泪眼婆娑,坏情绪一触即发。
我忙将儿子唤进厨房,关上厨房门,让他和我絮叨絮叨。
“妈妈,舅舅他都不听我说话就给我下定义。一言不合还要打我,哪有这样的人呢?……”儿子哽咽着说。
静静地听儿子讲完,我帮他擦干眼泪,和他分析:
“儿子,妈妈理解你的委屈。当我在你这个年龄段时,我也不愿意听别人说教我,指责我。我的心里会想:关你何事?你有什么资格说我?难道就因为你是我的长辈?
从你的角度来说,确实你很委屈,一种百口莫辩的感觉。
但你想不想听听你舅舅的角度?我如果告诉你,他的这种方式,也是一种’父爱’,你相信吗?”儿子不解地摇摇头。
你舅舅只有一个女儿,他心里将他的两个外甥当成儿子来看待。正是因为这种感情,他才会用一个粗暴的父亲的方式来教训你。
我知道你不喜欢他这样的方式,就和我们有的人不喜欢自己的父亲或母亲的有些做法是一样的。
亲情,可不是通过相处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就能轻易换来的。比如我和你爸爸,即使我们生活一辈子,我们之间也不会达到这种天然的纯粹的血脉相连的至亲至爱之情。这种感情和你与妈妈之间,你与爸爸之间,你与妹妹之间的感情基本相同。即使有一天,你交到了再要好的朋友,也不可能有这种感情。
亲情还是耗散品。有的因为亲人的离逝而消散,有的因为常年天隔一方而淡漠,有的因为矛盾冲突而不再相干。
往往在我们心里,那些私欲重的人,亲情耗散得越快;一个亲情淡薄的人,通常无法与人相处。
你的舅舅,那是妈妈的亲弟弟,今天他像你的父母般教育你,你若牛脾气一上来,真与你舅舅起冲突,我若是你舅舅,定会心寒得再也不愿搭理你。于你而言,就少了一份热烈的关爱之情,或许一辈子也弥补不上了。
我的好孩子,你本身很有智慧,你会怎么选择?
儿子不哭了,“妈妈,我知道了!”
还有,今天既然话题进行到这里,我们不妨再多聊聊。
未来的生活中,你会听到对你肯定的声音,也会有否定的声音,有赞誉也有诋毁,有表扬也有批评,有满意也有指责,我们该如何去应对这些声音呢?
一枚硬币有花有字,有正有反。但正反看起来对立,实则是统一的。好听话难听话,都不能影响我们整体的完美性,也都是完美的我们的一部分。
如同我手上捧一个浑圆的球,我喜欢我手托的这一面,必会讨厌它的对立面;但阳光照耀的那一面如果为明,我手托的这一面即为暗。无论明还是暗,是否会影响球的浑圆性呢?
大制不割。不割裂开来看问题。
淡然接受所有赞誉和诋毁,因为,它们终不会影响我们本身的完美性。你说对吗?
儿子若有所思,我也没再打扰他,抽身离开了厨房。
片刻后,只听见他冲着阿弟喊:“舅舅,我给你泡壶茶,帮你解解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