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波利亚解题理论为指导,但在关键环节的实施上存在明显不足,影响了教学实效。

一、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效果失衡

开篇用8分钟讲解解题方法,再让学生依此练习,结果大部分学生仍面临困难。这印证了单纯讲授的低效性。波利亚强调"拟定方案"需建立在充分理解基础上,而本课却将方法与实操割裂。应改为问题导向:出示应用题后立即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尝试中自主建构解题策略,教师仅适时点拨。

二、小组合作的流程缺失关键环节

虽采用TED合作学习,但学生轮流说时手上空无一物,导致讨论流于表面。被挑上台的学生需用6分钟从头书写,正说明缺少"独立思考→书面记录"的前置环节。优化方案应为:①个人5分钟完成学习单(含审题、列式、求解);②小组轮流展示各自解法;③用麻吉星拍照上传典型作品直接讨论。学习单的设计应包含"已知量-等量关系-方程列写-解的选择"完整链条,使思维过程可视化。

三、合作习惯的缺失暴露训练不足

学生面对小组任务表现生疏,证明此类训练未成常态。TED五步骤(独立思考→书面记录→轮流阐述→集体讨论→随机展示)需在每节课坚持实践,特别是"书面记录"环节必须落实,这是深度讨论的基础。建议将麻吉星的计时、挑人、拍照功能融入每个环节,通过技术手段保障流程规范。

改进方向:以学习单为载体,将波利亚四阶段转化为可操作步骤;用麻吉星技术固化TED流程;减少讲授时间,增加生成性资源利用。唯有让学生真正经历思维完整过程,才能提升解题教学的有效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