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清华大学50岁的副教授被解聘”的事情,在网上引起了热议。
这位副教授陈述的内容是:自己2012年入职清华工作,当时已经40岁了,和学校签订了10年的合同,转眼合同到期。他在其他方面,包括学生管理辅导方面很优秀,但学校只看论文等科研发表,其他教学、育人等方面不是评价重点。因此被解聘,甚至强调这是谈话时校长强调的.....
这位清华副教授觉得很委屈、不公平,自己主动承担了很多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结果学校只从论文发表角度考量评价。
对此,网友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支持副教授的一方:老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这样的要求是让老师都去不务正业吗?做一些与职业无关的事情。
也有一些网友认为:副教授根本没有意识到学校的要求是KPI,并且50岁了在清华工作了近10年了,竟然一个科研项目都没有。先不说他的实力有没有问题,觉得工作态度有很大问题。
每个人发表看法的立场不同,无法评判对错。
在这个事件里,有一个人的观点发人深思,我很认同:
黄日涵副教授说:
你不一定要跳槽,但你必须具备随时跳槽的能力。你不够强,就得看人脸色。
在人们的认知中还是会有职业天花板的存在。比如编制内的、比如老师这个行业。好像给人印象是有较高的工资待遇以及各种补贴,受人尊重还有寒暑假,就是有“铁饭碗”的感觉。
其实很多大学都取消了以往铁饭碗制定,越来越多的无编制岗位出现了。
曾任济宁市市长梅永红也说过:“体制内的人,要保持随时离开体制的能力”。
这个世界上,没有完全的一劳永逸的生活,更没有所谓的铁饭碗。
忽然想到新东方老师夏鹏说过:
离职有两种,一种是被动,另一种是主动。
被动离职,可能是你背裁掉,也可能是你能力无法胜任,不得不离开。
而主动离职意味着你有更多的选择性,主动权在自己手里。
其实,在这个变化的时代里,真的挺不容易的。真正能稳定我们生活的,不是稳定的工作,而是你要有,离开这里就能快速在另一个地方崛起的能力。
你认为了?欢迎一起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