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是表象,缺乏行动力是本质。拖延症的恶性循环:拖延--懊恼焦虑-不自信-拖延。 拖延背后的生理原因:自我和感受的矛盾。自我是积极向上的,感受畏难,扯后腿,只想要及时满足。
如何让自我战胜感受,从公式里找原因。启动+执行=执行力。(分解步骤,各个击破)
3种方式获得启动力
3.1, 321法则-忽视感受的诱惑,直面目标与现实:设置“大脑开关”,到点数321立马行动。比如:给自己设定倒水回来立马开始工作。
不要想太多,不要想有多难,既然是要做的事情,做就是了。“自我小人”直接拉着“感受小人”先上路再说。
3.2 荆棘策略-告诉自己选择的代价:假如以后每天都这样跟着感觉跑真的可以吗?
无限增大错误选择的代价!! 提升正确选择的收益!!减少正确选择的成本
比如,减肥期间想吃甜甜圈蛋糕,问可以每天都这样吃吗? --会一辈子成为大胖子。如果不吃,达到减肥目标,穿衣服好看,身体健康,精神好,工作好,收入多!
3.3 简化原则-成功的人生就是把或大或小的长期价值累积而成的结果。
如果有两件有价值的事情要做,纠结划分等级,不知道先做哪一个,浪费了很多时间,这时候正确的做法是选择一个,先行动起来最重要。
为什么小方法有大用途:
这些方法是影响了我们的大脑:前额皮质-促使做出行动。刺激基底核-减少行动需要的活化能。
启动之后如何保持?
要想坚持做下去直到完成任务,需要增大正确选择的收益,让自我和感受保持一致。
具体操作:
短期操作--把任务分解成易达成的小目标,每完成一个就获得成就感,满足“感受小人”,跟着“自我小人”继续往前走。
长期操作-持续获得执行力- “快”和“早” 原则。“快"指效率,”早“ 能提前就提前。提前思考,未雨绸缪。
举例是老朱准备初期方案跟客户碰头之后了解客户需求再去做方案。并想老朱会带来哪些客户的反馈,怎么给出方案,最糟糕的情况是什么?怎么应对?
工作中,可以不断改进,提高效率的方向是无限的。时刻记着效率思维和价值思维。
“快”“早”方式的正面效益:
1.效率提高-更容易掌握做事的关键:跟哪些人对接,确认,咨询,求助等。
2. 提前准备-提高抗风险能力。因为提前,会有时间去应对变化。
总结:
战胜拖延首先认清楚拖延的本质是缺乏行动力。而“启动+执行=行动力”。
首先需要获得启动力。3种方式获得:321法则,荆棘策略,简化原则。
2种方式获得执行力:短期任务--把任务拆解成易达成的小目标,完成目标获得奖励/成就感,继续下一个目标。长期任务:利用“快”和”早“原则。提高效率,提前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