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余晖中,掩上一卷书,看尽了几个繁华璀璨的人生落幕,于感情,于男女之事,我似有更多的感悟。
徐志摩陆小曼的期初为爱不管不顾、烈火烹油,义无反顾,当冲破一切自由相拥的时候,爱落地生活的时候,还是让徐志摩徒留一怀伤悲,终究为自己的任性所负累。或许他愿意,他乐意这样宠溺招摇在民国上海滩的火红的罂粟花,那个被白落梅称作“妖精”,而我也感觉毫不夸张的陆小曼。或许他毫不在意为他生养的张幼仪,甚至毫不顾惜自己的小儿子,那个叫彼得的,只活了三年的孩子,那个他只在和张幼仪决断的时候,无意中隔着玻璃看了一眼但也觉得可爱的孩子。他可以毫不费力的没有任何犹豫的将他们母子清除自己的生活。作为张幼仪的丈夫,彼得的父亲,徐志摩无疑是这个世界上最无情无义的男人。但对招摇奢侈,腐化堕落的陆小曼,他却又是上海滩甚至民国最有情有意的郎君。他们冲破了各自父母的坚决反对,不惧世俗流言的冷眼,陆小曼甚至为此轻易打掉了自己和王赓的孩子,而因当时技术的落落得终生不育。他们为了在一起,付出所有的代价,而在所不惜。徐父只在老家给他们造了一幢三层小楼,而承诺不管他们花销。后就因看不惯儿子对陆小曼的宠溺而北上去找张幼仪生活了。徐志摩陆小曼在家乡这幢小楼里,度过了他们梦寐以求的生活,或者说徐志摩所喜欢的吟诗作画,喝茶弄花的静好光阴。后因战事,他们被迫离开家乡硖石到上海法租界。陆小曼彻底迷醉在大上海的酒红灯绿里,南唐北陆,她和唐瑛,成了大上海的两支迷人的交际花,她包剧场、捧名角、打牌赌博、唱戏抽大烟,认干女儿,家仆成群,可能她唯一清醒的就是她还知道她爱着徐志摩,她属于徐志摩,即使和按摩师翁瑞午同榻吞云吐霞,她亦不曾对翁瑞午有半点儿女私情。即使留言盖满了黄浦江于她也没有半点关系。徐志摩为了供他挥霍,只好在南京上海三所大学教书,自己节俭异常。他有点受不了陆小曼的沉沦迷醉,多次规劝无果后,环游了世界,东渡太平洋到了美国,然后西穿大西洋到了英国拜见了罗素,后又到印度拜见好友泰戈尔,然后回国。沿途的妙景美食他都遗憾,不能和小曼一起享用,他先后在旅途中国给她写了一百多封信,不知道那些信封是否可以承载他对陆小曼的思念,是否可以承载他对陆小曼的期望?他把见到的美食都寄回国给她。当他在游船靠岸的一瞬间,他的热目搜寻不到那个他思念的背影,他回到家陆小曼依然波澜不惊地同翁瑞午同榻吞云吐雾。而流言早已把徐志摩走过的街巷淹没了,他甚至不敢问一句是不是真的这样。他爱她,爱得卑微,爱得极致,爱得纯粹,爱得彻底,也一样爱得很累。他爱她,就是那一袭蓝布袍的素雅,可她却偏偏毫不顾忌地喜欢浓墨重彩的角。他希望她跟随他北上在北京开创不一样的人生,可她只迷恋大上海的纸醉金迷、醉生梦死。徐志摩为了支付这个昂贵爱情的选择,为了满足他的眉无底洞般的挥霍,他只好答应胡适之邀,出任北大和北师大的教授。无奈陆小曼是无论如何不肯来北京与共筑爱巢的,所幸还有林徽因那个康桥柔波一般的女子,那个一直幽居他心底的女子,那个优雅沉静的女子,诗意如画的女子,还在北京。他们经常可以谈诗论文,让他内心安然舒畅,于烦恼中寻得一丝慰藉。半年光影,徐志摩往返北京上海八次,他的信写尽了对这个妖女的思念,可是这个女人至死都不答应和他如影随形,相爱相守,简单素雅的度此一生。她迷醉自己的梦里,无论徐志摩怎么呼唤不可能归来,徐志摩就像一个宠爱儿女的父亲,唯一能做的就是挣钱供她欢心。我不由的思考,人真的很有趣,冥冥中似乎都有定数。张幼仪尝尽他的冷眼,见识了人间男人的最无情,却心甘情愿为他洗衣煮茶,不离不弃,甚至在他死后照顾他的家人包括这个让他至死不渝爱着的妖精——陆小曼;而他为陆小曼赴汤蹈火,粉身碎骨,即使陆小曼做尽了中国良家妇女所不能容忍的坏事,他依然爱他爱的不能自持,为他奔波忙碌,精打细算,缩衣减食。唯有林徽因,她是康桥的柔波,永远荡漾在他心底。她不敢、不会、她和陆小曼的视死如归的爱不同,她永远是理智,她要的只是现世安稳,她懂得谁可以给他。徐志摩在往返南北中,为了省钱,那天他没有如期搭载上张学良的飞机,而改乘邮政免费飞机,为的是赶上林徽因的演讲,直到演讲结束,林徽因没有发现徐志摩的出现,隐隐不祥之感,印证了徐志摩前几天对她说的“此去存亡不卜”,当时的信口一说,几天后一语成幾。或许这不是巧合,上海是“陆小曼的梦庄,是徐志摩的愁城”。疲累的奔波,上海烟雾缭绕的已让他心生厌烦的家,或许他的累了。他曾经羡慕雪莱覆舟的死况,并说:“我希望我将来能得到他那样刹那的解脱,让后世人谈起就给予无限的同情与悲悯。”他曾经写诗《云游》,“在天的那方或地的那角,你的愉快是无拦阻的逍遥。”他终将如愿化作一片云烟,留给了陆小曼终生的悔,林徽因无法言说的痛,张幼仪的两行痛而无奈的泪。他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缥缈升仙,留给我们的又是永远的悲悯惋惜与对情爱的思考。
他们这样无所畏惧的追逐爱情,本无可厚非。可是这烈日繁花,势不可挡的执着,就连徐志摩和陆小曼都没能完满谢幕,演给我们一出教科书的爱情大戏。他们满足了自己的爱,却也输给了自己的爱;他们为爱坚持,也为爱负累。徐志摩死后,陆小曼闭门谢客,再无繁华,穷困潦倒,她却用余生支付了对徐志摩的歉疚,为他整理书稿,用所有的光阴,摩挲他留下的每一个文字。难道这就是缘分,难道缘分就是相欠?相报?爱是什么?可能它一样是老祖宗说的中庸,一切都应该刚刚好,过于执着,必伤必折。徐志摩陆小曼,迄今是我看过的最勇敢无畏的永攀爱情巅峰的人,他们亦支付不起自己对爱的幻想。我想爱或许就是上帝为了繁衍生息的一针毒剂,本意是你让你以爱的名义平凡生养,烟火相守。推门有桌热饭,离开有份等待,如此,便是安好人生,不负今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