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你是不是会突然情绪爆炸,比如:
老板发了个“嗯”,你立马觉得自己是不是哪里搞砸了;
朋友聚会没叫你,你脑补了一整部“他们是不是不把我当朋友”的宫斗剧;
爱人没及时回消息,你开始上演“他是不是不爱我了”的悲情独角戏……
这些反应来得特别快,就像脑子里有个AI剧本,自动运行,不经过你同意。
这,就是自动化思维。
什么是自动化思维?
它是一种你习惯性的思考模式,
通常发生在你还来不及反应的时候,
你的大脑就“啪”一下,把你拉进一个老熟的套路里了。
比如——
你小时候可能总被说“不乖就没人喜欢你”,
长大后你可能就形成了一个自动化思维:
“我必须表现得完美,才能被喜欢。”
于是每次做得不够好,你就陷入自我否定;
别人稍微不热情,你就觉得“是不是我哪里不好”。
但你有没有想过:
这些想法,其实不是“事实”,只是你头脑的旧习惯。
自动化思维有三个“套路”
1. 脑补高手:别人只说一句话,你脑里已经演完整部剧;
2. 一秒入戏:不加思考就认定“我又失败了”“他肯定生气了”;
3. 认知复读机:不断重复小时候被灌输的那些旧逻辑,比如“不努力就不配成功”“情绪是软弱的”等等。
它像一条看不见的绳子,牵着你,把你拉进过去的剧本。
那怎么办?怎么跳出这个老剧本?
我们要做的第一步是——觉察!
全人四维疗愈法的“3A模块信念觉察。
闭上眼,想一个让你最近情绪波动的情境。
问自己三句话:
1. 我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2. 它是真的吗?有没有别的可能?
3. 这个反应是我想要的吗,还是我小时候学来的?
你可能会发现:
原来我不是在“思考”,
我是在“复读”我大脑里的老版本操作系统。
一个真实案例
曾经带过一个学员,特别怕别人说她“不够好”。
别人一提出建议,她就炸了,觉得对方在否定她。
后来她才发现,小时候妈妈经常说她“你怎么总做不好”,
她的自动化思维就是:“别人不同意我=我不好=我不值得被爱。”
当她开始觉察这个自动化剧本,情绪立刻就柔和了。她不再立刻炸毛,而是多了一步空间去选择“我可以听听看,而不是马上防御”。
这一步,就叫做意识的切换。
最后我想说,自动化思维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知道自己在被它控制。
当你学会了觉察,就像把方向盘从“自动驾驶”切回到“手动模式”。
你才有可能重新写你的生命剧本,而不是一直演你不喜欢的那出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