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忘不了那张疲惫又有些忧愁的脸,那是朴树。透过大屏幕的忧郁神情,让人心疼又吃惊,这跟专辑封面上的那个少年落差很大。演唱会结束之后,我走出了现场,在深圳的街头和朋友谈着感受,嗓子完全是沙哑的。跟汪峰不同,在朴树的现场,我感受到的是对生命充满反思和深悟。没有炫目的灯光,惊叹的舞台效果,有的只是低沉凄凉的嗓音,甚至我那位从不听歌的朋友在盯着屏幕上歌词时,在旋律的衬托下也在反思着颇有深触。朋友的感受大概就像我走在苏州的古镇听着《别,千万别》一样,那时我正离职,要去深圳追寻梦想,多么具有警示,告诫之意。
演唱会中,合唱最热烈的是《那些花儿》,甚至在演唱会之前,我们站在外面望着尚未完工的华润大厦时,就看到有不少外地赶来的小姑娘,她们坐在台阶上,拉开关于演唱会的旗帜,一起摇动着手臂,向左向右倾着身子,唱着那些花儿或者生如夏花。他们都喜欢那个唯美感的朴树,优美的旋律,宁静恬淡的歌词,却从没有深思过朴树所要传达的价值。你不禁在想,他们真的懂朴树吗,还是在乎的只是自己,除了美,看不到后面的虚无,生命的意义从未探寻明白。也许他们也在娇嗔着怪着这个社会的浮躁,或许还有贪婪,就像你在丽江或大理碰到的青年旅社的老板一样,他们都会劝说着,自己厌恶了主流,拿着自由作借口。可真正什么是自由,自由能代表什么,人生的本质意义又是什么,都被他们在每日的慵懒中糟蹋的所剩无几。
朴树的个性无疑是一股清流,与整个乐坛格格不入,在我还没有遇到理想人格前,他就是最理想的人格。可你搞不清的是,那些少年们,他们是因为喜欢朴树的唯美的歌,才喜欢要去维护这个易脆掉的脆弱朴树,还是因为他的与众不同才去喜欢他的唯美的歌?喜欢朴树的人并不一定都会聚齐这些因素,他既要爱美,又要爱坚强,还爱着独立、自由,以及特立独行。也许你说不清,朴树有两个,而人群又怎么能只有两拨,这些文艺青年们自己追求的到底是什么,谁又能说的清?
要真的搞清楚,那他们就是你了,可你永远不是他们。
早在大四考研结束的那段时光,我就在听朴树的《平凡之路》,《在木星》。在沉寂十年之后复出,在跨年直播时喊停重新开始,都意味着一个与乐坛完全不同的朴树。一个个性鲜明的朴树,一个追求音乐品质的朴树,多么吸引那些从未涉世又对未来不知的文艺青年,我也如此。甚至在毕业旅行中,我一直听着的是他的《好好地》,“那我是落叶,把自己交给了风,像云在天空跳舞,再不要问去哪”,多么美,无忧无虑,仿佛活在伊甸园。可这样的朴树是那个满脸堆满愁容,像是被生活的刻刀划到满身伤痕到看透庸俗的朴树吗?
演唱会中场也放了一个朴树在巡演前的视频,他很紧张,次次如此,大家都愿意心疼这个朴树,主办方也愿意迎合这些懵懂的少男少女的心,将一个与主流浮躁的环境相隔离,让他看上去那么与众不同。在演唱会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也都在关注着朴树,鲁豫的采访,还有一些音乐记者,在往后的日子,我也看了很多他参加各种综艺节目,视频中他总是很腼腆,也因此被那些娱乐的弄潮儿们不断惊叹,仿佛在这个国度,这般人能存在就像是沙漠中盛长着一株嫩绿的草。
可我就在好奇,这真的是朴树吗?
如果他们眼中的朴树是真的,那这个少年对你来说,就总有些不对劲。从人格来讲,你和他很像,都是要避开生人逃离热闹恐惧着大众,也因此你很懂得这类人格的心理。你们都在维护着孤独,没错,独孤也需要维护,它是人性的双螺旋,越是孤独越脱离人群,越是会将自我满足放在对自我孤独的肯定与追求之中,结果一个人就会更加孤独,这是一个顾影自怜的心理学解释,却不是空穴来风。可这样的人格,在二十年前在他那里都不断在提醒着大众,要千万别过平淡无趣的生活,可为什么如今有的却是平凡之路,要人生变得在平凡不过。二十年,前与后,他的人生理念裂成了两个截然相反的价值观,唯一的连续性体现在那层足够坚强的外在表象的唯美感,于是所有人依旧通过这个最明显不过的标志认定那就是朴树。可看起来这样的朴树的认同,他们是有多么的肤浅可怜。他像个小孩纯真,但人生并不是小孩子的世界,它需要的是证明与存在,朴树真的不需要价值和存在证明吗,他真的不懂的吗?他的安全感到底来自哪里,柴米油盐?你该如何理解?
看起来无论是那些文艺歌迷,是音乐制作人,还是娱乐记者,他们都将朴树看成了一个爱美却又天真独特的歌手,可他们愚蠢之处在于,从没有想过到底是什么支撑起一个人的天真的?这样的天真真的是从小与生俱来的结果,还是一个人经历了磨难却要用坚毅来与这个庸俗的世界保持距离的刻骨决心,他们真的清楚吗?
一年前的六月的一天,我坐出租车里前往黄花机场,在那个清晨,阳光刚爬出地平线,来跟这个城市见面,清凉的清晨,车驶在高速大道上,我摇下车窗,感受着晨的凉与净,望着这些高楼,路旁翠绿的树,与视野相迎又擦眼而过。就在那个时刻,手机通过白色的耳机将《平凡之路》送到我的神经中枢里,那大概是我第一次读懂了这首听过很多次的流行歌曲所传达的真实意义,平凡之路。之后在机场候机的一个多小时,我非常详细的对其中的每一句歌词做了自己的理解注释。原来在流行、优美的旋律之下,在如同体验生活百态般的歌词背后,那是一个历经沧桑的人去跟年轻人讲他的经历。有一种看破人生,坚持前进的态度,看到最后的答案是平凡。可你要问什么是平凡,它是指什么?是生命的价值不值得追寻?还是人生没有什么意义?还是人生的物质真的如同他二十年前所阐释的一样,在普通不过是平凡?
去做你自己的不平凡,让该平凡的去平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