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难得一遇的7天假期,虽然不能走南闯北的旅游,但是一家人团聚也是必须要有的,忙于工作忙于孩子,你是否忽略了陪伴父母...如何高质量陪伴父母呢?
大家好,我是爱扯淡的豆芽…日更100篇,这是我的第2篇日更
叩谢监督我
【思路拆解】一直以来,我的家庭关系处理的还算可以,很多人都羡慕着,可是最近我觉得退步了,我反思着…很多优秀的伙伴推荐《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以前也了解过这本书,但是没有好好精读和深刻领悟,看来这次要开始这本人际交往的宝典书籍了。所以本文按照该书的核心和构成4要素进行……
【正文】
《非暴力沟通》
核心:倾听和理解对方情绪背后的需求。
1、观察
客观陈述,讲清事实,不加任何评判。分清事实和评判,不加评判,不贴标签。
观察家庭场景
“金丝鸟在哪里鸣叫歌唱,一声声似对我诉说……”
沪剧《金丝鸟》的旋律响起,公公拿着话筒在用情歌唱。
女儿听着傻眼了,婆婆在叫好。
我认真开着车,嘴里说:你们随意哈,需要服务叫“小迪”(这是车载语音服务员)。
一路上,就像一场戏曲表演,沪剧、锡剧……
公公很开心,好久没有感受一家人如此喜悦了。
2、感受
准确的表达你的心情。
情绪不会因为我们的忽视和压抑而凭空消失,它需要出口,需要疏导,只有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才可以帮助我们找出内心真正的需求。
我感受到了,公婆对家庭团聚、深入沟通的需求。
虽然公公每天雷打不动的早中晚3场乒乓,婆婆有老年大学,有饭后散步小团伙……
但是内心还是希望家人多点陪伴,多点团聚。
2020年,我们和公婆开始分开生活,似乎保持了各自的自由,尊重了各自的喜好。
但确实少了很多沟通,我们忙于工作,奔命于疫情,孩子忙于学习,奔命于课外补习。
公婆的使命就是后勤保障,似乎理所应当。
这个岗位,公婆做到了全国前列。
婆婆每次会做好表格,做好记录汇总。
公公会听话照做接送孩子,帮我们解决一些燃眉之急。
综上可见,我和公婆关系很和睦,没有吵过架,拌过嘴,最多有时候意见不一致,但是我们都会说出来,分析理由。
2020年开始疫情肆虐,没有了外出旅游,我们假期也很少很少,因为疫情,2个月没有回家,因为疫情,可以回家了,但是不敢回家……
也是因为疫情,我开始网上学习,报课、参加社群,假装努力……可是我忽视了家人,包括有一段时间,对队友也是视而不见,女儿全权队友负责,我只是负责家里的衣服,卫生也只是一小部分,扫地机器人搞不定的我才负责。
疯狂的网上学习现在回想,确实很恐怖。记得第一次学做视频,搞到凌晨2点,这就是我,对于新鲜事物,我会拼命去,不过好景不长,这种耗命的事情不能一直做,没有任何意义。
于是我开始瑜伽,找到属于自己能够成长的环境……
就这样,每天忙于学习、瑜伽等,对家里过问的越来越少了……
我觉得我很自私,确实需要反思,我是我自己的,但更是家庭的,是妻子,是妈妈,是媳妇,是女儿……
3、需要
说出哪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导致现在的感受。
我们很多时候的情绪是为某些需求没有被满足造成的,然而我们在表达的时候,却经常习惯性的使用批评和抱怨的方式来暗示我们的需求,对他人的批评实际上间接表达了我们尚未满足的需要。
所以双方只有清楚彼此的需要,而不是去指责对方,谈话才有可能取得实质性进展,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公婆身体健康,为人平和。
不过岁月不饶人,一晃也是70了,虽然我们这里是长寿之乡,百岁人生也是人之常情,但是人到晚年总是慢慢轮回到老小孩,我们接纳长辈的一切需求。
就像电影《海上钢琴师》中,男主角一辈子生活在游轮上,他能够掌控自己人生的边界,不要突然改变,让自己的人生痛苦不堪。
人生要有自己的节奏,长辈也有他们自己的生活圈子,我们尽量不打扰,不突变。搬到城里居住的十年,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圈子了。
公婆不说他们的需求,我们也要能够知道。因为他们怕打扰我们,耽误工作,体贴我们。其实需求很简单,就是陪伴,但是如何做到高质量的陪伴呢?
4、请求
我希望你能怎么样,一定要说出具体的请求。
不要用抽象,模糊的语言。可以让对方重复你的请求,进行提问,为什么这么做等,以达到深刻理解。
家也是一个组织,一个拥有共同梦想的团队,所以完全可以按照POA来分析,《非暴力沟通》中说到的请求=就是POA中A的具体操作。
P:全家所有成员+亲朋好友+……
O:营造幸福美满充满爱的家庭
A:用爱互相高质量陪伴
按照家庭内部结构包括四个方面(即家庭权力结构、家庭角色、沟通类型和价值观)来分析。
家庭权力结构:男人当家作主一致对外,女人具体操作内部事项。孝敬父母,夫妻恩爱,子女懂事。
沟通原则:大事小事、好事坏事、凡事有事都会好好商量。
家庭角色:分工明确。公公是家长,哪里需要他,他就替补;队友是家长接班人,做好家里的桥梁纽带;婆婆是搞卫生洗衣服买菜,因为婆婆最有责任心;我是扯淡,关注全家的穿和吃喝玩乐,顺带宏观引导全家健康。
价值观:言传身教,平等民主,积极向上,办法总比困难多。
具体操作小方法,其实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家庭不同而不同。
A1:多花时间陪伴。可以面对面,可以微信,可以电话,不拘泥形式。
A2:多用心倾听。父母有表达的欲望,我们就要耐心倾听,思考背后的本质,以便于畅通家庭氛围。
A3:多用心分享家庭教育的案例,传递价值观。比如,昨天公公将他朋友的一个健康社群推荐给我,因为那是中医锻炼,公公知道我喜欢中医。
A4:多聊聊家长里短。说说工作中的八卦或者趣事,说说乡下装修的进度,说说大环境的状况。
A5:生活要有仪式感。逢年过节聚餐,过生日送送小礼物,这是必备不能节省的。
A6:一起处理事情。比如,公婆身体哪里有症状了,他们第一反应是去看西医,结果拍片一切正常,我就推荐中医调理,吃个中药或者药包泡脚,7天就疗效超级明显。
A7:定期反思。用好工具“六时书”,记录好自己能够给家庭带来幸福的小方法。
A8:多联想。市面上陪伴老人的书籍似乎不多,陪伴孩子的不计其数,其实本质一样的,老人就是老小孩,一样需要爱,需要陪伴,需要被看见。
A9:多注意细节。共进晚餐时候,全身心陪伴,手机放置边上,不干扰家庭团聚。回家可以有一次身体接触,拥抱亲吻父母。
A10:适时召开家庭会议。讨论孩子的择校,讨论新房的装修等家庭重要事项,记得让孩子平等的参与进来。
……
每一件在你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都会给家庭带来温暖,带来幸福的味道。
最后我想说
如何陪伴和孝敬父母长辈?每个家庭的情况都不一样,没有标准答案,但可以借鉴和参考,可以多动动脑筋。笔者认为,只要用心用情,心中装着父母,再多的困难都可以克服,再特殊的情况都可以有办法应对。
冰心说过:一个美好的家庭,乃是一切幸福和力量的根源。
让我们一起高质量陪伴父母长辈,创造温暖港湾吧!
日更100篇,这是我的第2篇日更
叩谢监督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