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故事重塑关系

我的新书《像高手一样讲故事》开始发售了,请你们多指正。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我想用书中的25个故事,陪你走过一段时光,体验故事的力量。

22个故事:用故事重塑关系

在企业培训的第二十五个年头,我发现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组织中最昂贵的成本从来不是财务报表上的数字,而是那些隐形的、持续消耗的关系裂痕。当销售部门与供应链团队相互指责时,当市场部门与产品团队彼此抱怨时,企业损失的不仅是当下的工作效率,更是一个个可能创造奇迹的协作机会。

《像高手一样讲故事》第22个故事,我要分享两个关于“语言重构关系”的案例。第一个发生在一家制造型企业的会议室里,第二个则诞生于一位焦虑母亲的顿悟时刻。这两个看似不相关的场景,却共同揭示了一个被大多数人忽视的真相:所有的关系冲突,本质上都是思考和说话方式的冲突。

01

夸夸群——让供应链同事红了眼眶

那是一个阴雨绵绵的下午,这家企业的会议室里弥漫着咖啡与紧张混合的气息。销售总监用指节敲击着桌面:“客户要求的交付周期是行业标准,为什么我们总是做不到?”供应链总监突然站起来,文件夹“啪”地摔在桌上:“因为你们承诺客户时从来不看生产日历!”

公司领导说,这样带着火药味的互怼是他们公司开会的常态。此时传统的问题解决框架已经失效,需要一种能绕过理性防御、直达情感核心的沟通方式。

于是,我设计了一个“夸夸群”的游戏。它是基于三个原理:

正向强化:通过即时奖励塑造行为模式;

情感账户:每个积极互动都是关系存款;

叙事传输理论:故事能绕过认知抵抗直达情感中枢。

安排!

我布置了一个讲故事的游戏环节。开会前,每组里都有市场部和销售部的同事,我特意在每组安排了一位供应链团队的同事。我让销售和市场的同事要先夸一夸供应链的伙伴,大家依次接龙,一直表扬5分钟不能停,而且后发言的同事不能重复已经说过的话。

游戏开始了。一个组的第一位同事说到,

谢谢供应链的伙伴,我上次的订单,客户催得紧,我天天也逼催供应链,后来他们是到处找资源,调配资源,加班加点,按时交付。我那时候说了很多搓火伤人的话,他们肯定不爽,但还是特别配合,我们才能向客户交付任务,总算完成了项目。你们太不容易了!没有你们,就算拿回一座矿,但是造不出飞机大炮,一切都白搭。感谢!要是以前我说了特别伤人的话,现在你也骂回来。

轮到第二位,她接着说,

“谢谢你!我知道你孩子在学校打篮球别同学撞伤了眼角,可是当时大家都在加班,我都听到你接了爱人的电话还和她急眼,把一摊事甩给她,让她带孩子去医院。我们都知道,你心里肯定担心死了,但你还是留在办公室,为我们协调各种事情,凌晨才和我们一起回去。这份担当和牺牲精神我非常感动,谢谢你了。”

一位又一位市场和销售部的同事从具体的事件、细节的描述、画面感的分享、心中的感受,一点一滴地把供应链的同事夸赞感谢了一番。

五分钟后,我问各组供应链同事们的感受。有的人差点抹眼泪,有的人红着鼻头冲着我说,“他们,他们,他们,啊,平时哪有这么对过我们。要都这样看到我们不容易,能理解我们,少骂一些,我们还不是拼了命也要去配合完成!”

几个月后,我又去他们公司上课。领导告诉我,他们制定了一个有趣的规定,开会前要有一个破冰环节,就是用一个夸赞彼此的故事开始,先夸上五分钟再开会。结果显著,供应链团队每次都主动参与销售策略会议。领导感慨万千地说:“现在新人培训第一课就是学习讲好一个感谢同事的故事。”

跨部门沟通的冲突,根本原因是角度不同、利益不同、思考的方式不同,导致沟通的方式不同,进而带来冲突。而要化解冲突,不仅仅是说话,而是说话背后的思考,是否能够真正的同理到对方,尤其是对方的视角和情感诉求。而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夸夸群”讲故事的小游戏就是让冲突的对方同理共情到另一方,夸起来,寻找夸赞的亮点,调动对方的情绪感知,达到情感层面的共振,让一幅幅画面展现在彼此的眼中,带来感动,才能激发彼此配合的行动。

02

“我听儿子的话?!”——当母亲学会换位思考

在一次培训课间休息期间,我和一个妈妈学员聊了起来,并用六顶思考帽的蓝帽辅佐她思考重新聚焦,重新定义。

起因是她一开口就向我抱怨说,儿子不听话,所以她希望思考的焦点是“如何让儿子听我的话?”

于是我问她:

“你觉得儿子这一代的将来可能比咱们这一代好呢还是不如咱们?”

“应该好吧?”

“那你真有信心儿子这一代比咱们好,是吧?”

“是呀!他们吃的就和我们不一样,生活条件、教育环境都好了很多呀。应该是一代更比一代强。”

“那你想想,为什么要让儿子听你的话?你的意思是让比咱们好的一代人听听不如他们那一代人的意见呢?还是咱们也应该听人家的话?”

“啊?哦!也是,有道理。那我想想,我怎么改。”

后来,妈妈把自己思考的焦点改为:“如何让我听儿子的话?”

结果呢?妈妈学员告诉我,他们母子俩决定每周两次深度谈话,先谈谈妈妈如何听儿子的话;第二次再谈谈:儿子如何听妈妈的话。妈妈首先转变了思考的角度,对儿子起到了很好的榜样作用,儿子也愿意进行改变。

通过三五分钟的思考达到一种顿悟,这是聚焦问题的力量,从“我”到“你”的角度转换更是改变的核心。谁率先能够改变,也许谁才是真正的英雄。

这个小故事体现了叙事心理学的核心要义:

问题重构:将“如何让孩子听话”转化为“如何让我先换位思考,听懂孩子”;

代际认知差异:Z世代更适应“对话式”而非“指令式”的沟通;

元认知觉醒:意识到自己思维模式的局限性。

03

结语:让故事重构关系

在微软2024年开发者大会上,萨提亚·纳德拉说出一个惊人事实:Azure云服务最受欢迎的功能,是帮助客户用自然语言生成企业故事图谱。这印证了管理学家西蒙·斯涅克的观点:“未来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是集体叙事能力。”

故事思维的能力至关重要。销售和市场营销团队用故事建立客户情感链接,传达品牌价值,推动业绩增长。广告和创意设计通过故事吸引受众,增强广告效果,提升品牌知名度。公共关系和传媒用故事塑造积极形象,吸引媒体关注,提高组织知名度。产品开发和设计团队借助故事深入理解用户需求,优化产品设计,提升用户满意度。在管理和领导力发展中,故事激发学员思维,提升应对挑战能力。

故事已经发展为我们每个人应该具备的核心竞争力,帮助各个职能群体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业务目标,创造卓越成果。在这个算法驱动的时代,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回归最古老的人类智慧——用故事重建联结。正如《人类简史》作者赫拉利所言:“不是基因,而是共同相信的故事,让我们成为地球的主宰。”

请你翻开《像高手一样讲故事》,让我们编织让关系重获力量的叙事方法。

附:《像高手一样讲故事》

【内容简介】

故事是把一个个冲突和颠覆的事件呈现在我们面前,目的是连接人心、推进改变。它是人类文明的核心内容也是我们决胜未来的关键能力。一个好的故事能输出“秒级的影响力”,唤醒情感、传递价值。这种能力的背后是强大的故事思维,它需要我们不断锤炼和提升。本书以创新和极简的故事线串接起故事思维的要素,以一个故事生成器快速打造故事之心、故事之线、故事之旅,为自己、为组织、为品牌、为用户,也为展望未来讲好故事,让你成为一位“首席故事官”,在任何场合都能以故事为媒,输出力量。

【作者简介】

王琼是众多培训公司的首席讲师、金牌讲师,1996年成为摩托罗拉大学的外聘教师,是中国本土最早获得认证的培训师之一。她曾在高校工作,担任过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翻译研究中心主任,后出国深造,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硕士、瑞士日内瓦大学的高级硕士。近年来,她专注在训练故事思维、高管演讲路演、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训领域,线下培训的学员达60,000多人次,授课场次达2000多场,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

【模型:故事导航图——www.story.link

小结:

1. 从部门之间的“夸夸群”,到妈妈和儿子之间的换位思考,故事是让我们编织关系,重获力量的叙事方法。

2. 未来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是集体叙事能力。

3. 关系的重构,始于思考和表达的艺术。

文章:王琼

编辑:Jenny

王琼·输出的力量工作室

欢迎在留言区与我们分享你的感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