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口水话啰嗦一大堆,超过了2千字,导致朋友圈发不出来,我又“鼓捣”了几下,才发出来滴,今天痛定思痛,准备不啰嗦了,直接进入主题,关键字:打卡、反馈
作者并不是鼓励打卡,相反他说:“不要迷恋打卡,打卡打不出未来”,我感觉是赤裸裸地打了我一巴掌哈,因为我个人认为自己就比较擅长打卡,认真审视一下过去,的确没打出什么未来,哈哈哈哈。仔细根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智慧。当然我也是赚了,因为我把作者的知识也内化纳入到自己的认知体系中了。
说说现在还在进行的一个打卡活动吧,我已经没有坚持了,但是钟姐仍然天天定点推出内容。我也学聪明了,对于这些内容不再强求自己打卡,而是首先浅表学习一下,即匹配环节开启,看看是不是自己的菜,有没有对自己触动的地方,若是有,单独记录一下,另外加深印象,再启动关联模式,接着就是创造机会行动和实践。如果没有触动自己的点,那就简单复制粘贴完了事。
回想当初钟姐召集学习这门课程时,我那个信心勃勃啊,一定要学有所成,感觉学完自己一定也是大咖了,哈哈哈哈。然而越到后面,打卡都困难了,成为大咖的梦又逝水东去……起先真的是觉得这是门好课程,也相信自己可以学有所成,到后面是什么偷走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呢?是打卡,打卡偷梁换柱,扭曲了当初的学习动机。一开始是为了学习而打卡,到后面是为了打卡而打卡,再加上学习方法不到位,学习效果不大,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就淡了下来,这像不像读书时候的学生们的状态,一开始都雄心壮志的,到后面却是无精打采……
高兴的是亡羊补牢、犹未晚矣,我明白了打卡是打不出未来的,这都是心理安慰的“伪勤奋”而已。用李笑来老师的话来说:“你不需要坚持,因为骨子里不愿意的,需要坚持才做下来的事情,基本你就可能做不好。”骨子说的是大脑里面情绪脑和爬行脑的认同,人虽然进化出了理智脑,但拥有强大的行动力却是靠情绪脑和爬行脑的发令指挥,理智脑只是负责想想而已。打卡没有得到骨子里的认同,最终只有不了了之。
想想也是,睡觉需要你坚持吗?吃饭需要坚持吗?凡是让你坚持下去的东西,估计到后面都坚持不了。怎么办?你可以靠自己强大的自制力,变成你个人的习惯,久而久之,无需多想,直接启动习惯模式就行,可是没有强大的自制力怎么办?还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学会改变自己的看法,交给理智脑任务,去游说情绪脑和爬行脑,记住:持续强大有效的行动力是从情绪脑和爬行脑来的。做一件事情之前,赋予这件事情的意义,想想那些你内心迫切的渴望,给予你做这件事情的动力和热情。看来,不止生活需要仪式感,学习也是;其次是想想这件事情你要是不做,以后会遭遇一些什么困难,想得越严重越好。总之,你要做的不是把它变成你要坚持的事,而是让你干脆停不下的事。
变成停不下来的事,就离不开今天习得的第二个关键字:反馈。作者指出没有反馈的学习称不上真正的学习!我个人的感受就是这部分内容老爽了我,它让我的认知体系又有了新的升级。作者说:“是否有及时、持续的正向反馈,正是产生学习效果差异的关键。”脑科学家们认为,只有持续的正向反馈才能真正激发爬行脑和情绪脑的强大行动力。
很多人陷入网络游戏中无法自拔,不正是游戏开发设计有及时、持续的正向反馈吗?牵着游戏者一步一步上瘾。学习这个层面,我们又如何做到及时有效、持续的正向反馈呢?我兴奋至少现在我明白了这个方向,并矢志不渝朝这个方向走下去。联系到刚才的干脆停不下来的事,天天发朋友圈,朋友们给我的鼓励和肯定,不就是正向反馈吗?我天天持续输出,得到的不就是持续的正向反馈吗?哈哈哈哈
有关注和鼓励是好的,但不要太在意,否则又是剑走偏锋,就像打卡一样,明明当初是为了学习而打卡,到最后为了打卡应付了事。所以,关键点还在自己身上,自己用心出来的成果,自己岂不会珍惜,与其想着别人给你正向反馈,首先学会自己给自己持续的正向反馈:用输出倒逼输入、教就是最好的学,用作品说话……
这会儿又想自己的尖峰团队了,想起了当初师傅和小伙伴陪伴我写教育叙事的日子,没有她们的持续鼓励和肯定,我能行走得更远吗?是的,一个人走,走得很快;一群人走,可以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