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昨天晚上19—21点冒雨在洛阳焦点父母课堂聆听了刘琳老师的课《倾听与共情》,并在课堂上针对倾听与共情两项内容进行了一对一的练习,深化了对这些内容的掌握,有以下几方面的收获和感悟!
一、学会倾听,首先要学会等待!耳为王,多用眼,管住嘴,常用心!接纳在先,沟通在后,合作再后,这样才有改变的可能!
二、倾听容易出现的错误:1.急于下结论,2.轻视求助者的问题,3.干拢、转移求助者话题,4.作道德正确性的评判,5.不适当运用咨询技巧。有时候我们在倾听中急于下结论,粗暴打断孩子等等,这些都是万万不可的!
三、身体倾听,在倾听时我们要面向当事人,身体稍微倾向当事人;当我们与孩子交流时也应这样,不应左顾右昐,心不在焉,这样会伤害孩子自尊心与自信心!
四、高层次倾听的方法:
1.理解和尊重。
2.如镜子般表现及时给予反馈。
3.细心观察声调和肢体语言。
4.必要时保持沉默!
要实现高层次高质量的倾听,我们要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像镜子般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必要时保持沉默!
五、共情,是指体验他人内心世界的能力,前提是接纳与理解,与孩子共情的四个技巧:
1.全神贯注倾听。
2.简单词语回应他的感受:“哦”,“嗯”,“这样阿”。
3.说出他们的感受。
4.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应该思考一下以前我们在生活中被人共情,或共情别人好的事例,是否和以上的技巧相符!
六、共情作用:1.把握对方的内心世界2.建立良好的关系3.促进双方彼此理和深入交流4.达到助人效果!如果共情做不好,作用无从谈起!
倾听和共情我们走向孩子内心世界的第一张门票,我们务必要高度重视并认真对待,让我们通过倾听与共情,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共同去开创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