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周的时间,零零散散,把这本书读完了。
读完《太古》,说实话,感觉自己一口吃多了青芥末,一飞冲天,清爽透顶,大脑被彻底刷新了一遍。这本书的写作结构很奇特,是我从未见过的。相较于其他长篇小说的“纵向”结构(以一个主角的视角为主,按照时间线进行叙述)这本书具有独特的“横向+纵向”双重结构,整本书的故事脉络像渔网一般,每个人物和故事如同螃蟹和小鱼,被太古这张大网紧紧网住,看似分离,其实早已在水底下连为一体。每一个章节有不同的主角,讲述着不同的故事,但都以“时间”为中心,从每个事物的不同角度窥探“太古”的一举一动。
故事以人物和动植物为主角很正常,然而这本书让人惊奇的是:“游戏、房屋、果园、由四个四个部分组成的事物……”物体甚至是抽象事物也可以拥有自己的故事。这给我很好的创造启发——万事万物皆可成为主角,也可以没有“主角”。
“太古的象征意义在于,人们在心灵深处都守望着一个被自己视为宇宙中心的神秘国度。在快速变革、充满历史灾难、大规模人群迁徙和边界变动的世界上,人们往往渴念某种稳定的角落,某个宁静而足以抗拒无所不在的混乱的精神家园。” 书中的太古是一个远离喧嚣的“世外桃源”,可惜就是这样的一块理想之地,最终也逃避不了生老病死、人性的丑陋以及战争的迫害……很多人说读这本书的感觉就像是在读《百年孤独》,不得不说,我确实有这种体会。读完之后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悲壮与感慨,站在扭曲的时空里,注视眼前这段涛涛洪流,无数的影响一闪而过,在这短暂的镜头里,“冷眼旁观”着一个家族的百年兴衰、一处宁静祥和的毁灭,一代人的世世更替……。看到最后,回想起最初的米夏,那个曾经年轻爱美、活泼勇敢的女孩,在经历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后,彻底陷入婚姻的牢笼,孩子和家庭消磨了她的容颜与身材,最后带着臃肿与一身疲惫离开了她的“青春”,“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楼会塌,人也会,可能就是这种感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