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脉要,指切脉的要领;精微,是说脉象变化微妙、脉学的原理精湛深奥。本篇讨论了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法,其中又着重讨论了诊脉的要领,故篇名为“脉要精微论”。
黄帝问曰:诊法何如?
岐伯对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
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府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
白话解:
黄帝问道:诊脉的方法怎样呢?
岐伯回答说:诊脉通常是在清晨的时候进行,因为那时人还没有活动,阴气未被扰动,阳气也未曾耗散。同时,由于还没有饮食,人体经脉未受食热阳气的影响;亦未进行运动,所以人身体中的经脉之气平而未亢,络脉之气和而调匀,气血未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处于平静的状态。因此这个时候才容易诊察出异常的脉象。
在诊察病人脉搏动静变化的同时,还要看他双眼的神气,面部的五色表现,从而了解五脏之气的有余不足,六腑功能的强弱,形体的盛衰,把这些诊察所得的材料,互相参照,进行综合分析,用来诊断疾病的轻重,判断疾病预后的吉凶。
注:
1、关于诊脉的时间,本文提出了“平旦”诊脉的要求。因为平旦作为一个特殊的时间,有其独特的意义。一是“阴气未动,阳气未散”,人体阴阳之气未受日夜晨昏阴阳之气的影响而脉象能反映疾病本身的状态;二是“饮食未进”,脉象未受食热阳气的影响;三是“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人体气血未受运动、情志刺激等因素的扰乱,而处于相对均匀平静的状态。因此,平旦诊脉,最能反映疾病的真实状态。但从现实看,平旦诊脉具有极大的局限性,而我们要把握其内在精神,即诊脉时,应尽可能排除各种内外刺激对病人阴阳气血的影响,如进食、运动、精神刺激等,从而获得最真实的脉象。
2、关于“六府强弱”中“六府”所指,王冰、张介宾、张志聪等皆认为指脏腑之腑,即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六者。另一说为下文所举:脉者血之府;头者精明之府;背者胸中之府;腰者肾之府;膝者筋之府,骨者髓之府。两意均通,而后说与本文联系更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