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树丽
01.我的备读
在听孟云老师读书分享之前,我用了一下午的时间来做功课,虽然有点临时抱佛脚,但是时间的紧迫更能让我提高效率,一下午的时间我变得非常专注。
读书,我习惯从书的名字开始思考。
这本书的名字是《什么是教育》,这个名字是一个特殊疑问句,而特殊疑问句需要我们回答,回答的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而我的思考这是首先从why出发,我在想作者为什么用这个名字作为书的名字?这是不是说明当时的德国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或弊病呢?我开始寻找这本书的写作时间和作者的背景,我希望在读这本书之前对此书有更深刻的理解。
这本书的作者是卡尔•雅斯贝尔斯(1883.02.23-1969.02.26),他是德国存在主义哲学的杰出代表,也是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他生活在一个见证了深远政治变革的时代,终其一生伴随纳粹政治与欧洲文明战后重建的历史进程。1937年,他被迫退休。1938年,他的作品被禁止出版 。1945 年 4 月 1 日,美军入驻海德堡,使他与他的犹太妻子免于被驱逐至集中营的命运。他一生著作丰富,主要代表作包括:《大学之理念》(1923)、《时代的精神状况》(1931)、《理性与生存》(1935)、《生存哲学》(1938),但是《什么是教育》一书却是德国教育家赫尔曼•洪恩将卡尔•雅斯贝尔斯诸多著作中的教育思想精心编排、集结在一起在出版的作品,这本书出版于1977年,距离作者去世已经有8年。
《什么是教育》本书的不少片段写作于德国经历内外深重灾难洗礼、学生和学者共同体面临严峻挑战之际。在雅斯贝尔斯看来,改善人类生存境况的条件并非政治行为,而根本在于教育。针对当时德国教育的一些弊病,雅斯贝尔斯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比如:工具化的教育仅仅将人视作功能,只提供单纯的训练而不注重学生精神的成长;教师个人对教育付出了前所未有的心血,但由于缺乏统一观念的支撑,却显得贫弱无力;关于教学的书籍文章层出不穷、教学技巧不断翻新、一种教学尝试迅速替代另一种教学尝试……时代焦虑地关注教育,却使教育变得稀薄而空洞。
反观我们现在的教育状态,我们和1977年的德国有着很多相同之处,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同样存在着重视育分而忽略育人。
所以这本书值得我们阅读和拥有。
02.听孟云老师讲书
孟云老师为了这次的讲书做了充分的准备,在分享的时候她并没有单纯的讲书,而是做了最优的选择,从书中选取了和我们生活实际最相关的章节来分享,整个过程她用问题引发思考,用问题展开讨论,所以我们在听书的时候一直保持着思考的状态,这是非常好的分享策略,我为她的智慧点赞。
导读问题一:教育是什么?
董仲蠡在《教育的意义》的演讲中说:教育,不仅传授知识,更是提高个人修为,增加我们对生活的感受力,从而认识自己,并不断提高自己,这是教育赋予我们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也是指引我们前行的希望的明灯,所以教育是什么?简单地说教育就是教书和育人。
在这本书中作者认为教育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通过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分享以及行为举止的规范,将传统交给年轻人,使他们在其中成长,舒展自由的天性,其中教育影响是最重要的价值体现。读到这里我们马上会想到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导读问题二:分享我们的教育理念
孟云老师分享结束后,她邀请我们根据所分享的内容讲讲自己的教育故事。在她的分享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她分享的三种教育类型:经院式教育、师徒式教育和苏格拉底式教育。
经院式教育的目的在于“传递”系统化的知识。特定的作家和书籍被奉为权威,教师的职责只是照本宣科,而学生去学校只是学习固定的知识,掌握现成的结论,“将白纸黑字带回家”。
师徒式教育则强调教师的个性力量与人格权威。学生对教师的敬爱带有服从的色彩,在这种服从中,学生放弃了自身的责任,获得了一种依附他人的轻松感。
在雅斯贝尔斯看来,只有第三种苏格拉底式教育才是理想的教育。苏格拉底相信每个人都有神圣的潜能,因此,他总是把他人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教师和学生平等地追求自由的思考,学生对教师没有屈从和依赖,彼此之间是充满善意的切磋琢磨。
我们就这三种教育类型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与交流。梁波涛老师以“存在感”这三个字给我们分享了她帮助并影响一个调皮孩子的感人故事;李雪老师以“一切皆有可能”告诉我们要相信孩子身上的无限可能性,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给孩子们正向确认;郝月月老师用“成长比成绩重要”给我们也分享了她和班上孩子们的故事,她说当她把重心放在学生的成长而不是成绩的时候,她看到的春暖花开;刘嘉琪老师的教育理念是“如果学生能被正确教育,学生就会灿烂如花”;张爱敏老师告诉我们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团火;教育是唤醒与点燃,是一场双向奔赴。教育学就是关系学。教育就是给予孩子生长的阳光雨露,让孩子自由生长,主动学习,幸福生活,所以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做到以身示范,用自身的行为影响学生,点燃唤醒爱与责任。
我的教学理念是“和善而坚定”。在教育教学中,不管遇到多调皮的孩子,我都会做到平和对待,不急不躁,让批评的话悄悄说,让花静静落,让矛盾在笑谈间灰飞烟灭。
当然这一切得益于我稳定的情绪。特别是教蜗牛班这6年,我一直在读书中寻找智慧,在写作中拂去思想的灰尘,我把教育看作是一场自我修行,在这个过程中,我开始摈弃浮躁,我变得越来越平和,我的行走也变得越来越有力量,当我用正向确认去教育引领孩子们的时候,当我从自身示范要求自己的时候,我发现我周围的磁场在发生着改变,我看到了孩子们身上越来越多的正能量,我发现万物皆可爱。
问题导读三:用一句话谈谈自己的收获
做学生生命中的摆渡人。
03.我的新思考
一本好书就是一面镜子,我们在看见自己进步的同时,我们也要明白自己的不足,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去修正和修整自己行走的方向。
我问自己:我是优秀老师吗?或许在很多人看来我很优秀,但是对照书中的内容我发现自己并不是优秀,我有着很多的不足和缺点甚至是错误。比如我还是喜欢让学生听我的话,我的控制欲还是比较强,很多时候我处理问题的时候还是缺少智慧等等。
所以,我还是需要静心反思,我需要有直面自己的勇气,更需要有被讨厌的勇气,唯有如此,我才能与优秀更接近。
这个寒假我需要静心读书,沉淀自己!
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