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玉米死缠烂打的那些事儿

玉米,我们当地俗称包谷,又叫wu man,抗性强、易种植、产量高,它的一身都是宝,在那些年代,绝对是个好东西。

一年的时间里,我们有许多时候都离不开和玉米打交道,和玉米死缠烂打的事儿一箩筐。

(一)播种

在我们老家,农田主要有三种:水田、旱地和水旱两用地。主打农作物有两种:小麦和水稻,油菜、玉米、红笤、花生、黄豆、豌豆、胡豆等为辅助作物。

上半年收获小麦、油菜和豌豆、胡豆,下半年收获水稻、玉米、红笤、花生。所以种植小麦那一季被称为小春,种植水稻那一季被称为大春。

水稻种在水田和水旱两用地,在初夏播种,初秋收割。小麦种在旱地和水旱两用地,在仲秋播种,初夏收割。

玉米则是在旱地种植,一般在春季播种,初秋收获。

有些小麦地里预留有间隔的玉米行,那是在秋冬季挖红苕后空置出来的,每年2月间,在那空地里就可以种玉米了,这是早玉米;大批的玉米是在3月份油菜成熟后播种的,玉米和小麦要共同生活一段日子。

然后小麦成熟,水旱两用地用来收水插秧。旱地割麦子后,麦子行用来栽红笤,玉米和红笤又要共同生活一段时间。

然后玉米成熟,闲置一小段时间后,原先的玉米行又种小麦,挖红笤后的空地以后又种玉米,如此轮回。据说,同一块田地不要两次播种同一种作物,这样可以提高产量。

有时候,初夏干旱,有些水旱两用地里收不上水,插不上秧,最后便只得种上玉米,看看能否增加点收成,减少点损失,这是夏玉米。

玉米的播种,以前是先翻地,然后把土欠细,再用锄头在细细的土里挖开一个口子,把两三粒玉米种子扔进小口子,退出锄头,口子闭合还原。据说现在是提前育好玉米秧子,然后连同育苗土肥托一并栽进土地里。

(二)吃嫩玉米

5、6月,玉米便长出长长的棒子来,我们通过观察玉米须颜色的深浅,判断玉米的成熟度,玉米须颜色越深甚至变黑,玉米就要老一些,玉米须颜色较浅,玉米则嫩些。

这阶段主要吃嫩玉米。嫩玉米掰回来后,把玉米粒剥下来,用石磨磨细成糊状,可以用来制作玉米馍馍、玉米疙瘩(大的丸子),小时候,可以吃嫩玉米的季节,水稻还没有成熟,大米比较紧缺,于是玉米馍馍、玉米疙瘩每每成为主食,刚开始还觉得新鲜,后来吃多了,便不想再吃。但如今,这些吃食又成了新鲜玩意儿,大家都争着抢着吃。

嫩玉米棒子还可以整个儿煮着吃或烧着吃,各有各的风味。现在,人们又制作出了甜玉米和糯玉米品种,每到上市时节,街头不时可见卖煮熟的甜玉米和糯玉米的小摊。

(三)掰玉米

7、8月,水稻成熟后,差不多玉米也就完全成熟了,大人们便忙着掰玉米。

我记得收玉米的季节是在暑假期间,大人们掰回玉米,揭掉外面的壳,把玉米棒子裸露出来,壳的尾部连在玉米棒子上,他们把那壳编织起来,从而把玉米连成一串一串的,把它们架在屋子街沿的挑梁上,或者是挂在墙上,黄澄澄的,十分好看。房子宽敞的,则全部撕掉玉米外面的壳,把玉米摊开在簸箕、蒲篮或者垫席内,让它们自然变干。

(四)剥玉米

待玉米干得差不多了,便将棒子上的玉米粒一颗颗剥下来。那时最简捷省事的办法是,采用流水作业,一个人先用一根铁锥子顺着玉米棒子的纹路钻掉一些玉米粒,让整根棒子的玉米粒变得松弛一些,然后另一个人接着把剩余的玉米粒剥下来。

不象现在有脱粒机,把玉米棒子从机器入口处推进去,然后玉米粒和玉米壶(玉米棒子剥掉玉米粒后剩余的核心部分)便分别从两个出口掉出来。

那些年代,夏日的午后,天气炎热,不适宜外出劳动。女人们和小孩子们便一起剥玉米,说东家长里家短。男人们则凑在一块儿抽叶子烟,打扑克,或者睡大觉。

小时候,我喜欢把好看的玉米壶凿开一个小洞,然后穿进一根绳子,牵着那玉米壶这儿那儿行走,想像着自己是牵着一只猫或者是一只狗,当着是自己的宠物。

(五)玉米珍稀饭、玉米面粑粑及发糕

农历2、3月是青黄不接的季节,那时麦子还没成熟,能顿顿吃上白米白面的人家不多,我家也不例外,于是米饭加红笤酸菜、米饭加玉米珍子稀饭是常食。

麦子收割后,磨面一下午,烙几片白面耙耙,还得搭配着玉米面粑粑,我们俗称“包谷甲子”,为啥叫“包谷甲子”呢,虽然它同样是粑粑,但玉米烙出来的粑粑较硬,所以形象的叫“甲子”,即“甲壳”的“甲”。

有时把玉米面做成发糕,松松软软的,我一直都喜欢吃。当然,做发糕的玉米面很细,那是玉米一种精细的吃法,玉米珍子是做不成发糕的。

(六)爆米花

农闲季节,有人背着爆米花装备,走村串户,做爆米花生意。

我记得,那装备其实就是一口圆形封闭式的锅,锅一端连着一个黑色的皮囊,皮囊上接一个大蛇皮口袋。把锅架在一个专用架子上,另一端有一手柄,可以转动,把玉米装进锅内,锅外烧炭火,转动手柄,锅便随着转动,各方位受力均匀。

加热到一定火候,爆米花人便把锅移动到一边,拔掉皮囊一头的活塞,只听“砰”的一声,玉米花便爆出到蛇皮口袋里了。如果想吃甜一点的,可以提前在锅内放点糖,或者放几颗糖精(那些年代流行的增加甜度的调味品)。

前几年,在县城的河滩,仍然有爆米花人的身影,而且生意还比较红火。

(七)玉米的全身都是宝

我们都知道,玉米棒子有各种吃法。但除去玉米棒子后,玉米的其他部位也大有用处。

玉米杆,可以砍回家,放干了当柴烧,活的玉米杆还被我们当成甘蔗一般食用,大人们在砍玉米杆的时候,砍一根便尝一尝,味道稍微甘甜的,便收拾一些带回家给我们这些孩子享用。

有时候我们也忍不住自己动手砍。尤其记得那一次,我一刀砍在了自己左手背上,眼见砍开了很大很深的一道口子,鲜血马上就要冒出来,我赶紧丢下镰刀,用右手使劲按住左手伤口,一会儿后,伤口流血不多,也就没怎么处理,回去简单包扎了一下了事,以至于留下一道永久的疤痕。

剥去玉米粒的玉米壶继续晒干,也可以用来当柴火。玉米须和玉米棒子的外衣则一起用作牛的青饲料。

现在,农村不缺柴,许多地方都用上了天然气,或者用电取暖做饭,所以玉米杆也不用往家搬了,直接砍倒放在地里作肥料。

一年四季,各种水果不断,也不用把玉米杆当成甘蔗来吃了。

牛也不多了,耕田梨地多用小型农机,所以玉米棒子壳也不拿来喂牛了。现在,有些规模养殖户,把玉米壶和玉米棒子壳收去加工成猪饮料。

玉米须据说有药用功效,被制作成了保健饮品进行售卖。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5,132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802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566评论 0 33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858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867评论 5 36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95评论 1 28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64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705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2,915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77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96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32评论 4 32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4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92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23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185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35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小麦芒刺已硬、麦粒灌浆的时候,玉米就要间种了。 小麦地的陇上,父亲用镢头刨出一连串的浅坑,母亲和我们姊妹们赤脚跟...
    敏也阅读 1,026评论 5 10
  • 文/竹露滴清响 图/网络 又是一年秋收季,一棵棵玉米早就挺着个个饱满的棒子,气宇轩昂地在田间站成整齐的方阵等着人们...
    竹露滴清响阅读 1,174评论 26 43
  • 我生于农村,长于农村,但严格意义上讲,我绝对属于“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家里虽有农田,可父母为了让我专心学...
    OUCtiger阅读 560评论 4 6
  • 一首费翔的经典歌曲《故乡的云》那词,那调,让我沉浸在思乡中。每次经历困难和挫折,都会想到它,那个曾经养我的...
    嘉慜阅读 470评论 0 8
  • 玉米教会了我 (朱家稻花香) 在我的印象中,很多年前朱家院子会在旱地...
    朱家稻花香阅读 949评论 13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