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之理清学习对象之间关系很重要

简单来说,语文教学是一种形态,一个活动。包括四个部分: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并互动(学习对象)、有预定的学习内容(教材)、通过师生对话和写作(过程和方法)、完成学习任务(目标),由此及彼,可以扩展到英语教学等以语言文字为主的学科。

学习对象,包括老师和学生。两者学习时间有先后,学习深度有深浅。这是语文教学的前提。作为学习对象,老师和学生必须有目的性的学习动力才有学习形态的发生。这个动力可以用热情一个词来概括。有人说学习力,学习力一词过于专业,不易考证。学习热情是可以看得见的,热情度高就可以表现学习动力高。

比如‘‘一言讲’’‘’满堂灌‘’,曾成为一个时代的批判词。也许这的确存在教者过、学生动力不够的现象。但是,可曾考虑过,为什么不是学生有动力呢?试想古代私塾、科举制度下的‘’八股文‘’,他们的教学如何完成的呢?虽然我们无法考证,但我们还是能了解一些。他们的教学未尝不是“一言堂”“满堂灌”。而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优秀学子数之不尽。现在流行的直播视频,又何曾不是一言堂,满堂灌?想想战国刺股悬梁的苏秦,晋朝凿壁偷光的车胤,双目失明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不都是自身动力爆发的典范吗?你会发现原来学生主观意识努力了,有了动力,将是事半功倍,并且是持久性的。关键并不在于老师的“一言”和“满堂”。调动学生内在的动力是关键。这也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一个方面。

在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质疑、引发话题的角色,学生是互动、说话、表达情感和想法的角色。而老师所引导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质疑是以引发学生思索和培养思维能力为主,引发话题也是以学生学习内容服务为重点的。整个教学活动,是围绕学生展开。这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内涵所在。

赞同和建议教育工作者在各自领域大胆改革和创新,形成自己的教学教育风格,而不拘泥于流行式‘‘课改’’,以至于迷失方向,失去个人的教学教育风格和特色。

对于前人他人之教学模式和方法,不能因为“流行”或者“课改”,就一棒子打死,我们应该抱着辩证观点和态度去看待。正如百花园中百花齐放,一番蒸蒸日上、繁荣似锦之态。牡丹有牡丹的雍容华贵,荷花有荷花的婷婷清雅,菊花有菊花的孤傲高洁。你能说哪枝花,哪枝花不好吗?各花入各眼罢了。海乃百川,有容乃大。我们的教育行业正需要这样的力量汇集。

从社交角度看,当然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应是和谐融洽的,亦师亦友的,榜样和学习的。但不赞同一味的附和学生,答应学生的一切要求,没有选择性。但是,目前出现了这样的社会现象:学生是我的衣食父母,我就是哄着,陪他玩的。老师的角色是奶妈、保姆。有学生辱骂教师,就连家长也以为我们交这么多钱来学校,你就应该一切听我们的。这样的学校就是托儿所。长此以往,这个社会是一种什么情况。这种教学理念是错误的。(文之稍有旁逸,借舒己之主见。)

理清学习对象之间关系是很重要的。这不仅是教学教育之需要,更是社会时代发展之需要。

讨论:教师和学生之间应是什么关系?

欢迎大家积极讨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然后是渊博的文化修养,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
    波涛_b169阅读 10,862评论 0 50
  • 至今而言,即使男女几乎平等,并且拥有同样接收教育的权利,但我们国家的大多高层工作还是由男人担当。这是为何呢? 那我...
    蜗牛君哟阅读 522评论 0 0
  • 人的一生需要经历很多的选择,但是每个选择都决定着不一样的结果,或者好或者坏。一切的后果,都是自己当初的选择导致的,...
    杨二哥阅读 291评论 0 0
  • 2012年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人们议论纷纷,至今仍余音未了。有为之高兴、有吃惊、有羡慕、有闲言碎语。一次听人说:“...
    三城一郭阅读 297评论 1 1
  • 要在关系中建立连接感,就要认识焦虑以及学会如何处理焦虑。而管理焦虑,是实现亲密关系较为艰巨的挑战和重要的成就。 1...
    要学说话的NJ阅读 18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