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小学生、高中生、大学生,研究生,抑或是有一定写作功底的文人墨客,写作都是让人抓耳挠腮的难题。为什么写作这么难呢?我也时常思考这个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西晋著名的文学家陆机给出了答案,陆机在他的《文赋序》中开篇就写到:“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夫放言遣辞,良多变矣,妍蚩好恶,可得而言。每自属文,尤见其情。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意思是说写作很难,难就难在“意不称物,文不逮意”。
陆机的《文赋》在中国文学批评史所处的地位,以及《文赋》对中国文学、文论以及美学等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无需我赘述。这篇文章以赋的形式,细致地分析了文学创作的过程,提出了文学理论上的很多重要问题,比如艺术创作中的想象问题,以及艺术构思中的独创精神等等。
我想要说的是,陆机在《文赋序》中提出的写作难题,那就是“物--意--文”三者之间的关系。那么物、意、文这三者具体指的是什么?这三者之间的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关系?在《文赋》中陆机并没有给出具体的阐述。我想对这个问题谈谈我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首先什么是“物”?
文学创作中的“物”其实就是要即将要进行文学创作所关涉的对象。它既可以是人、物、事、景等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事物,也可以是人情、人性、人心等非常复杂的抽象事物。从时间上来看,“物”还可以是逝去的历史,曾经的过往、当下的点滴及未来的展望。举个例子,《红楼梦》中描写的三四百个人物,以及涉及到的服饰、饮食、医学、建筑、园林、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等艺术形式,通过作者的巧妙构思,来反映复杂的人性以及作者对儒释道的权衡与取舍。
什么又是“意”呢?
一般认为,这里所说的“意”是指构思过程中的作者之意,即在作者的内心想象中拟想出来的,但还没有形成文字。我个人认为“意”就是作者对“物”的认知,也就是说作者对创作所关涉的对象的认知,简单地说,就是你对你要写的这个东西的看法和理解。还是以《红楼梦》为例,比如刘姥姥,曹雪芹要写刘姥姥这个人物,首先他要对刘姥姥这个农村老妇人的年龄、性格、外貌、衣着、语言、社会地位、文化程度、时代背景等要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然后再构思如何将这样的一个人物形象活灵活现的再现给读者。
“文”指的又是什么?
这个比较简单,“文”是指在构思指导下用文字写出的文章。那么《红楼梦》中所有关于刘姥姥的文字即对刘姥姥这个人物所形成的“文”。
在具体了解了什么是物、意、文之后,我们再来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意不称物”是指作者作构思的内容不能正确地反映思维活动的对象,通俗地讲,就是你对你所要创作的关涉对象的认知跟对象本身而言是不正确的、不全面的,或是有偏差的乃至是错误的,也就是说的你对“物”的认知与“物”本体之间存在差距,这个差距因人而异。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个问题就比较复杂,不可否认每个人对某一个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且这个看法可能是独特的,但是因为每个人的性格爱好、人生阅历、学识修养的不同的,对同一个事物的看法也各异,并不是每个看法都能真实的反映客观对象,即《文赋》中的“物”。所以如何才能使我们的认知尽可能的接近事物本身,认识事物的本质,这是处理“意与物关系”的关键所在。毫无疑问,这是我们写作遇到的第一个难关。
写作还有一个难关,即“文不逮意”。“文不逮意”是指你的文字逮不住你的构思和认知,也就是说你无法用文字来表达你想要表达的意思,或是洋洋洒洒几千言,最后发现跟自己先前的构思越来越远,词不达意说的就是这种情况,换而言之,就是你写的“文”与你对“物”的认知之间又存在差距。如果说“意”是“物”的“影子,那么“文”则是“影子的影子”。
所以,写作或是文学创作留给作者的难题是:创作主体的认知、感受和构思不能真实客观地再现客观事物,而创作主体受自身的各种限制,使得语言文字又难于准确地表达作者的认知、感受和构思。前者属于认知问题,后者属于传达问题。写作的难题就变为如何缩短“影子的影子”与“影子”和“物”之间差距的难题。
其实,写作还有一个难关。就算创作者对事物认知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就能把文章写好吗?也不一定,写作还需要一定的悟性。悟性这个东西太玄了,一下子说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