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道法基于新课改的命题实践(一)

深圳中考道德与法治卷面50分,单项选择题20分(40%),2×10=20分,情境化、探究性、应用性、跨学科。非选择题30分(60分)11和12两小题,5小问。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应用型、项目式。

回应国家“双减”政策要求,减少简单记忆机械训练负担,以评导教,以评促学,倒逼课堂变革,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

1.严格依标命题:《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2019.11.22

全面依标命题:

1.依据课程标准“课程性质”要求确定考试性质——思想性、人文性、综合性、基础性

2.依据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要求设置考试目标——课程核心素养目标

3.依据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要求确定考试内容——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教学提示

其中的3课程内容包括:

①内容要求:考什么?(试题内容)

②学业要求:考到什么程度?(核心素养)

③教学提示:怎么考?(试题形式)

总体为为什么考?(立德树人)

指导思想→命题原则→命题规划(命题蓝图:多维细目表)→命题立意(主旨和核心,依标立意)→试题情境(立意的载体,依标设境)和问题设计(关键,依标设问)→参考答案(依标测能)→评分标准

加粗字为素养立意命题的四要素

2.遵循学业质量要求:道法课标46页

学业水平考试以考察学生核心素养形成与发展为目标。依据学业质量标准,充分体现基于核心素养的命题导向与立意,正确处理核心素养与课程内容、任务、情境之间的关系,有效测评学生学业成就,落实素养导向的课程改革要求。——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

学业质量描述(共9项)

能够结合史实阐明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强大动力(政治认同、道德修养);

能够结合实例初步阐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了解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能够简要论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能够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政治认同、道德修养);

能够结合实例阐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制度、“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和意义(政治认同、法治观念);

能够尝试化解青春期烦恼,采取正确方法面对成长过程中的顺境和逆境,自我管理,具有亲社会行为,敬畏生命,热爱生活(道德修养、健全人格、责任意识);

能够结合社会发展和个人实际制订个人生涯发展规划,具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政治认同、责任意识);

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具有宪法法律至上的观念,能够正确认识和行使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运用实际案例说明与生活相关的法律规定(法治观念、责任意识);

能够举例说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坚定文化自信(道德修养、政治认同);

能够结合实例理解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阐明如何自觉维护国家安全(政治认同、法治观念、责任意识);

知道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内涵,具有初步的国际视野,了解主要的国际组织,阐明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的意义,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政治认同、责任意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