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经典:
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名曰一阳。
参考译文:
黄帝说:我愿意听你讲讲三阴三阳的离合情况。歧伯说:圣人面向南方站立,前方名叫广明,后方名叫太冲,行于太冲部位的经脉,叫做少阴。在少阴经上面的经脉,名叫太阳,太阳经的下端起于足小趾外侧的至阴穴,其上端结于睛明穴,因太阳为少阴之表,故称为阴中之阳。再以人身上下而言,上半身属于阳,称为广明,广明之下称为太阴,太阴前面的经脉,名叫阳明。阳明经的下端起于足大指侧次指之端的历兑穴,因阳明是太阴之表,故成为阴中之阳。厥阴为里,少阳为表,故厥阴经之表,为少阳经,少阳经下端起于窍阴穴,因少阳居厥阴之表,故称为阴中之少阳。因此,三阳经的离合,分开来说,太阳主表为开,阳明主里为阖,少阳介于表里之间为枢。但三者之间,不是各自为政,而是相互紧密联系着的,所以合起来称为一阳。
心得体会:
这段文字就开始讲三阴三阳的离合情况,文中详细论述了太阳、阳明和少阳之间的称谓、位置与关系,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具体是怎么划分的吧。
黄帝对岐伯说:“我想听您讲三阴三阳的离合情况。”岐伯回复黄帝说:“圣人向南方站立,圣人的前面称之为广明,圣人的后面称之为太冲。行走于太冲部位的经脉称之为少阴,行走在少阴经上面的那条经脉被称之为太阳。太阳经的根源起于至阴,在命门处结束,称之为阴中之阳。
于整个人身而言,上半身属阳,称之为广明,下半身属阴,称之为太阴,太阴前面的经脉,叫阳明。阳明经的根源起于厉兑穴,称之为阴中之阳。
厥阴的表面称之为少阳经,少阳经的根源起于窍阴穴,称之为阴中之少阳。因此三阴三阳的离合分开来说,太阳主开,阳明主阖,少阳介于开阖之间为枢。太阳、阳明与少阳三经之间,是相互紧密联系着的,所以合起来称为一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