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任何作品都有一个目的,请大家思考一下我今晨的涂鸦想达到什么目的?请密切监控您在阅读时的感受而不是忙于分析!由文字(言),到场景(象),最终与作者碰撞(意),复习课堂讲过的咨询过程中的察言-观象-会意。
阅读开始就忍不住笑出声来。老师如被绑架一般,任“陌生的妖艳年长女人”,软暴力强行换座,并被要求倾听。读着就想老师怎么任人宰割了呢?真是不屑一顾的原因吗?
用来描写“陌生的妖艳年长女人”的词语,带着无奈厌烦的情绪。反复叙述此女人换了座位并未如她所说那样,观看窗外景色。老师潜台词就是在说她换座位就是借口。
借口是表面上的理由,用这种理由来代替、掩盖真实的理由,或者真实的目的。借口可能是她性格的一部分,或者成为了她的行为模式。如老师文章所叙述的,她自己换了座位却不看景,自己并不认为有什么错,这是一种不太自觉的行为。这还表现在,停机未稳就不顾他人抢先出行;在机场引人瞩目的一吻;以及当事人就在眼前,还把强行“换座”说成“陪”。这都展现出此人是个不知自觉的人。
这一路老师 “陪”的辛苦,不过却给了老师好的思考机会。
如此妆容且行为粗矿,不入老师法眼的女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她还有哪些让老师看走眼的魅力?是丈夫的那枝花换来了她的亲吻吗?一路狂想后,得出猜想:“在大姐的身上一定有某种非常态的存在,超出了我所关注的视野,比如她没有跟丈夫说我“行好”把座位换给了她,而是说我“陪”了她一路。”
老师是在觉察到因为自己以貌取人而未能深入了解其人的非常态的“魅力”遗憾。
“本来这次经历我是没想诉诸文字的,可上周日粗略地讲过后,昨天在“爱的艺术”课的结业仪式上又有学员希望了解详情和我的感悟,今晨就只好凭记忆涂鸦了。”
老师这样说是不是为自己看走眼,不想再提及而找的“借口”的呢?
说到借口,想起自己有几天没按时完成作业了。总给自己找借口说中暑了头疼,没有写作业的灵感,孩子太闹了……觉察到自己是在找借口,借口也是防御机制的一种。拿起手机,码字,结束各种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