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篇第3章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
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尊:会意字。甲骨文的“尊”字上面是个“酉”字。“酉”在甲骨文中是象形字,字形像一个尖底的酒坛子。从“酉”的字很多与“酒”有关,在此可理解为酒杯。
“尊”字下面的符号指双手,表示高举双手向人敬酒的意思。部分甲骨文在旁边增加了个“阜”字形的符号,可能表示登高、升高的意思。
尊的本义指盛酒的器具,即酒樽,此义的尊字后写作樽或罇。尊字由酒樽之义引申,又可作量词,起初用于酒樽,后来也用于佛像、雕塑等。
因为古人会饮时,常常要双手捧着酒樽敬长者或宾客,所以尊字又表示崇敬、敬重,此义常用于尊老爱幼、尊师敬长等词中。
而一个人之所以被敬重或崇敬,又与他所处的地位较为尊贵有关,于是尊又由敬重引申为尊贵、高贵,如尊卑、养尊处优等。
尊又进一步引申指受敬重、受尊重的人,如令尊、县尊等。在日常生活中,尊还常用作一般的敬词,以表示对对方的客气或礼貌,如尊姓、尊驾即是。
屏:屏蔽也。多音字,有三个读音:píng,bǐng,bīng。从尸,并声。这里的“尸”是由“广”(yǎn)演变来的,表示与宫室有关的事物。
屏的原义为宫室内屏,又称“照壁”。如《国语·楚语下》:“屏摄之位。”
屏后引申为屏障、屏蔽之义。如《诗·大雅·板》:“大邦维屏。”《荀子·大略》:“天子在外屏,诸侯在内屏。”
由屏蔽义延伸出除去、排除等意,此时读bǐng,也写作摒,如屏除。屏也指暂时抑止呼吸,有意地闭住气,如屏息。
屏读bīng时,指惶恐、不知所措。如《后汉书·清河孝王庆传》:“夙夜屏营,未知所立。”
慢:不畏也,形声字,从心,曼声。曼从冒从又,冒指以物自蒙而行,冒又结合指延长、柔和。
慢的本义:轻慢,对人无礼貌。如《左传》:“我远而慢之。”“君使民慢,乱将作矣。”《礼记·缁衣》:“可敬不可慢。”《荀子》:“敬贤者存,慢贤者亡。”
慢又延伸指无节制地、涣散地,如《左传·昭公二十年》:“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
慢又延伸指不急地、缓慢地,如白居易《琵琶行》:“轻拢慢捻抹复挑。”
慢又指傲慢、骄傲,如《易·系辞上》:“上慢下暴。”
欲而不贪:指其欲在实行仁义,而不在贪图财利。皇侃《论语义疏》:“欲仁义者为廉,欲财色者为贪。”
尊其瞻视:举止高贵、仪容整洁。
不戒视成:没有明文规定,临事立法。《韩诗外传》中记载了子贡的一段话:“托法而治谓之暴,不戒致期谓之虐,不教而诛谓之贼,以身胜人谓之责。”
托即脱,“脱法而治”即为不戒视成。这与“法无明文不为罪”是相悖的。
有司:本为官吏的统称。这里指库吏之类的小官,他们在财物出入时都要精确算计。从政的人如果这样,就显得吝啬刻薄而小家子气了。
全文理解为:
子张问孔子说:“怎样才可以治理政事呢?”孔子说:“尊重五种美德,排除四种恶政,这样就可以治理政事了。”
子张问:“五种美德是什么?”孔子说:“君子要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已无所费损,使百姓劳作而不使他们怨恨,要追求仁德而不贪图财利,庄重而不傲慢,威严而不凶猛。”
子张又问:“怎样做到惠而不费呢?”孔子说:“让百姓们去做对他们有利的事,这不就是对百姓有利而不费损自己利益吗?选择可以让百姓劳作的时间和事情让百姓去做。这又有谁会怨恨呢?自己要追求仁德便得到了仁,又还有什么可贪的呢?君子对人,不管是势力大小,还是大人小孩,都不敢怠慢。这不就是泰而不骄吗?君子衣冠整齐,举止高贵,仪容整洁,使人见了就生敬畏之心,这不就是威而不猛吗?”
子张问:“什么叫四种恶政呢”?孔子说:“不给予教化,百姓一旦做错事了,便加以杀戮叫做虐。没有明文规定,临事立法叫做暴。很晚才下达命令,而突然要求限期完成叫做贼。给予奖励时,却出手吝啬,不兑现承诺,叫做有司。”
文中孔子讲了“五美四恶”,是他政治主张的基本点,其中包含有丰富的“民本”思想。
孔子主张“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择可劳而劳之”,反对“不教而杀”、“不戒视成”、“慢令致期”、“出纳之吝”,在今天仍不失其重要的借鉴价值。
四恶俱全的朱温
唐朝末年,朱温出生在今安徽省砀山县的一个教师世家。父亲祖父都是教师,而且与当地望族通婚。不过,朱温并没有努力学习孔孟之道,读书求仕途。长大成人后,也不从事生产,以豪雄英勇自许,乡里人多数对他很反感。
唐僖宗乾符年间,山东地区连年饥荒,成群的盗贼呼啸相聚,黄巢趁机崛起于曹州、濮州地区,饥民们自愿追随他的共有数万人之多。
此时,朱温与二兄朱存一起投入黄巢军中。黄巢军转战岭南时,朱存战死,朱温则因功补为队长。
由于他能征善战,很快成为黄巢的一员得力骁将,被黄巢封为同州防御史等重要职位。但是,小人就是小人,当他发现黄巢势力败退之际,迅速率军叛逃黄巢,投奔到唐朝的怀抱。
当时唐僖宗并没有认为这是叛逃主人的“不忠”行为,反而高兴地说,这是上天赐给我的上将啊!还特别给朱温赐了个“全忠”的名字,授予他左金吾大将军的官职。
当时天下大乱,作为朝中权臣,朱温既不“尊五美”,也不“屏四恶”,他滥杀无辜,先杀了丞相崔胤等朝中大臣,把唐昭宗骗到洛阳控制了起来。
接着,他坑杀了唐昭宗身边的所有侍卫,替换成了自己的人。再接着便直接派人杀入宫中,杀唐昭宗的嫔妃,再杀唐昭宗。唐昭宗穿着单衣绕柱逃跑,大声哀嚎,结果还是被砍死。
杀了唐昭宗后,朱温立年仅13岁的李柷(chù)为帝,即唐哀帝,很快,他就强迫李柷把皇位禅让给自己,朱温更名为朱晃,建立后梁。
作为开国皇帝,一般都是很受人尊敬的。他们必定有着卓越的才干,或者有着优秀的品德。但是,朱温却遭人唾弃,不但不忠,还不仁。
有一次,朱温和幕僚以及一些游客在一棵大柳树下坐。当时朱温自言自语地说,这棵柳树可以做车轮毂。旁边的几个游客听见了,也点头说:“这棵树的确可以做车轮毂。”
朱温听了大怒,说那些人胡说八道,榆木才能做车轮毂,柳树怎么能做?于是命令侍卫把那些说过这个话的人,全部打死。
朱温为了当皇帝,还残杀了不少唐朝大臣,在滑州的时候,他在白马驿一次性杀了朝臣三十多人。当时他的随从对他说,这些人经常自称清流,应该把他们扔进黄河中,让他们变成浊流。朱温竟然大笑着,真的就把这些朝臣的尸身,全部扔进了黄河之中。
朱温为了让唐哀帝李柷禅位给他,在朝中大搞白色恐怖。凡是对他有一些微词的,他都会把他们抓起来杀掉。可以说,朱温真正算得上一步一个血脚印地走上皇位的。
朱温不但纵情声色,还有些变态,他和他所有的儿媳妇都有不伦的关系。由于朱温长子朱友裕早死,因此从建国称帝以来,朱温始终未立太子。
朱温的那些儿子们,为了能讨好朱温,并继承皇位,还鼓励自己的老婆和朱温不伦。
后来,由于朱温的养子朱友文老婆王氏的长相最好,又把朱温伺候得最周到。因此,朱温决定把皇位传给养子朱友文。而这件事最终造成朱温的次子朱友珪不满,因此,他才发动宫廷政变,杀了朱温。朱温在位仅六年,享年六十一岁。
后梁的对手李克用、李存勖父子虽然是胡人,但大家却积极支持李家父子,帮助他们最终推翻了朱温所建立的梁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