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连载|《十年不晚》之四:差点出事的采访 下村了解农民负担问题

张学东这几天有点心事,上班时也心不在焉,主要还是因为孩子上学的事。

前一天吃晚饭的时候,李冬梅说:“小东下半年要上小学,七月份就要报名了。”

“报就报呗,反正现在都是按学区就近上学。”张学东一边吃饭一边回应。

“你懂个屁!现在是名校办民校,城区各个学校都办了校内校。”

“啥意思啊?”

“你是真不懂啊,还是懂装不懂啊?”李冬梅白了他一眼,“按照学区规划,小东应该上海东县实验小学。”

“那不是很好吗?全县第一的小学。”

“但现在不一样了,实小在校内新成立了一所学校,叫育华小学,骨干老师都在育华任教。”

“然后上育华还得多交钱?”张学东停下筷子问道。

“要交九千六赞助费。”李冬梅无奈地说。

张学东也有点着急了。他知道,如果不交这赞助费,孩子就会被分在差老师班上。现在学校真是想钱想疯了,在校门口加挂一块牌子,就增加了一条创收渠道。

徐总编看到张学东心事重重的样子,就问他:“小张怎么了?有啥事吗?”

“就是为孩子上学的事,要交九千六赞助费。”张学东故作轻松地回答。

“别急,实小曹校长是我学生,我来和他说说。”

张学东知道徐总编在到报社前,曾经做过小学老师,赶紧拜托他帮忙。徐总说,下午我来约下他,晚上到他家去。

晚上八点左右,张学东拎着两瓶茅台,跟着徐总编来到曹校长家。

曹校长住在海东最高档的小区江风海韵,进门是一个硕大的客厅,全套的欧式家具。徐总编故作夸张地说:“校长,你家里好气派啊!怎么着也得有两百平方吧?”

“两百五十平,刚搬过来的。”曹校长见老师来了,客客气气地让座倒茶。

“那干嘛不直接买联排别墅?”徐总又问。

“低调点好。”曹校长笑嘻嘻地说。

寒暄完毕,徐总编就把意图和校长说了,校长说:“这么点事,打个电话不就行了,还劳您亲自跑一趟。”

从校长家出来,张学东握着徐总编手不放,连说几次“谢谢”。徐总编手一挥:“小事情,好好干。”

回到家,张学东和李冬梅一说,李冬梅高兴地抱住张学东,在他脸上亲了又亲。

张学东和徐总编这两人,都是业务型的,性格也确实有点像,沉稳不张扬,虽然年纪相差了许多,但两人共同语言不少,慢慢地,张学东就把徐总编当作了兄长。

这天上午,张学东刚上班,徐总编就来找他:“小张,今天和我出去采访。”

“去哪里?”

“三甲镇。”

采访车开到三甲镇的一个村,两人进了村委会办公室。袁支书已经等候多时,他和徐总编是老相识,这次一见面就打开了话匣子。

话题集中在农民负担上。袁支书不停地说,徐总编不断地记。张学东没带采访本,就在角落里干坐着。他其实没啥兴趣,但是也装出兴趣盎然的样子,听他们两人对话。

采访历经三个小时才结束,在回来的路上,张学东忍不住问徐总编:“农民负担问题太敏感,这稿子发得出来吗?”

“不在我们报上发,发到上级媒体去。”

张学东吓了一跳:“发到上级媒体,县委县政府不是要恼火的吗?”

“别怕,有事我担着。”

张学东因为只是陪同采访,也就没当一回事,过了几天就把这事给忘了。

(未完待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