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8日的突发奇想
1.一年级下册有加与减的(一)、(二)、(三),可以考虑做一个主题学习。
2.知识以外,天地宽广。
——程介明《教育之变》
3.在青少年读书期间,他们应该有怎样的储备?有些怎样的储备?
一种想法是:知识与技能不断更新,因此教育就要不断追上日新月异的科技,就要加强青少年的科技能力。这也许就是近些年“STEM”——科学、科技、工程、数学(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流行的基本诱因。(也有提STEAM的,加上艺术,art)。
另一种想法是:因为知识与技能的无限发展而无法预知前景,已经不可能在青少年的在学阶段,就让他们掌握足以终生受用的知识与技能,而是让他们养成更深层的实力与基础,足以面对无穷变幻的未来,让他们可以从容拥抱未来。那就不再是让他们在知识和技能方面多学一点、学好一点,而是让他们拥有不断学习、不断适应、不断领先、不断改革的意愿和实力。
——程介明《教育之变》
4.现在的人容易把机器的能力当成是自己的真实能力。
——程介明《教育之变》
5. 习近平2021年5月31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谈到: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
记录下这段话的原因是通过最近的阅读,发现中国的理论虽然多,但是都不像国外的理论那样成套的出现。
6. 无论家长和老师都需要打破对学生的偏见。
对孩子典型的成见或偏见,都是从承认立场出发而来的:学生不成熟、不喑世事、调皮幼稚的他们,需要成熟的我们来纠正和引导。由此带来最致命的问题是:忽略学生的年龄特征,无视学生的需要,不知不觉间,用教师的眼光替代了学生的眼光,用教师的需要替代了学生的需要。最根本的一点总是倍忽略:教师习惯用成年后的年龄特征及标准来要求、衡量学生,把自己的观念与标准强加给学生,把“成熟的成人”和“成熟的学生”混为一谈。在根子上,没有把童年当童年,把学生当学生。所以,我们习惯于在乎自己的感受与标准,没有在乎他们的感受,喜好他们的喜好。
——程介明《教育之变》
7.想要实现:骏马自知征途远,无需扬鞭自奋蹄。
8.科学的精神,美术的精神,大丈夫的精神,都不是凭空所能得来的。我们要在“必有事焉”上下手。我们要以“事”为我们活动的中心。研究学问要以事为中心,改造环境要以事为中心,处事应变也要以事为中心。我们要用科学的精神在事上去求学问,用美术的精神在事上区改造,用大丈夫的精神在事上去锻炼应变,我们愿意一同女里朝着这三个目标行走。活一天、走一天;活到老,走到老。
——《陶行知文集》
从这段话来看,五育并举在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体现,而且一直在不知不觉中的被应用。
9.陶行知文集中记录:1927年,“教学做合一”就是是晓庄学校的校训。在《晓庄三岁敬告同志书》中这样细致描述教学做合一。
我们最初拿到晓庄来试验的要算是教学做合一的理论了。当初的方式很简单。它的系统也就是在晓庄一面试验一面建设起来的。这个理论包括三方面:一是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二是对事说是做,对己说是学,对人说是教;三是教育不是教人,不是教人学,乃是教人学做事。无论哪方面,“做”成了学的中心即成立教的中心。要想教得好,学得好,就需做得好。要想做的好,就须“在劳力上劳心”,以收手脑相长之效。
——《陶行知文集》
10. 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
——《陶行知文集》
11.教育的根本意义就是生活之变化。
——《陶行知文集》
12. “以教人者教己”的效力之宏。这里面重要的学理就是“为学而学”不如“为教而学”之亲切。“为教而学”必须设身处地,努力使人明白;纪要努力使人明白,自己便自然而然的格外明白了。
——《陶行知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