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在网络看过一个段子:一家外资企业新上了一条生产肥皂的生产线,然而由于填装技术不过关,经常会产生空盒的情况。工厂聘请了一位控制专业的博士。博士来了之后,花了半年设计了一套装置,用传感器测量质量,用红外线探测填充等,通过几个参数相互比对确定空盒,并通过一个机械手臂负责把空盒子拿掉。与此同时,国内一家乡镇企业中也上马了一条肥皂生产线,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厂长把交给了车间主任。车间主任这一下可犯了难,在床上辗转反侧无法入睡,打开电风扇时,突然有了灵感。第二天他把电风扇拿到生产线旁边,打到最大档,结果所有的空盒子都被吹到一边。在网上大家对这个故事的评论的主要立场是:“中国的农民工都比外企的博士强。”“用最低的成本和最少的时间解决了实际的问题。”等等。
如果事情到这就结束了,那就只能当段子看了,关键的还在后面。后来,这家外企又上马了洗衣粉的填装线,博士在原来的基础上略作修改之后,适应了新的生产要求。而乡镇企业也上马了洗衣粉的生产线,这个时候车间主任发现很难再用电风扇解决问题了。不久,外企又上马了洗发水的生产线、花露水的生产线,博士因为已经有了前两次成功的经验,经过稍微的修改就满足了新的生产要求。由此还形成了一套控制应用模型,对整个食品加工行业都有指导作用。此时,车间主任早已走下了神坛,再也没有灵光乍现。
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用感性思维和直觉认知做判断,是一件省时又省力的事情,就像用电风扇吹空盒一样,有时也会灵光乍现,但多数情况下总是事与愿违的。所以我们需要借助模型来过滤掉决策中的“噪声”。
今天是高考的第一天,再过一段时间考生们就要面临人生的一次重大决策——填报志愿。字节跳动的创始人张一鸣就是一个做决策的高手,这一点从他填报志愿中就能发现端倪。和大部分高考生一样,面对成千上万的学校,张一鸣最初也感到有点迷惑,但很快他给自己列出了几个参数,从而构建起了一个模型。一是下雪。作为一个福建人,张一鸣很想去一个有雪的地方。二是沿海。因为张一鸣喜欢看海,所以想去一个海边城市。三是离家远。这个大家都懂。四是综合性大学。男女比例均衡,好找女朋友。五是大城市。能开阔眼界,获取更多的锻炼机会。根据这个模型,他最终选择了南开大学。虽然这件事情听起来并不起眼,但对于当时年仅十几岁的张一鸣来说,无疑已经展现了那个年龄段里不可多得的强逻辑决策能力。
通过建模来提升决策的准确度,重点不在于模型科学不科学,而是在于能够规避掉人为因素的干扰。可不要把建模看成是很高深的事情,说个简单的,二选一总是选错怎么办?建模:反着选。执行:想一个,选另一个。这就是传说中的“明灯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