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治区党委常委会研究部署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有关工作,会议强调,聚焦重点任务,积极落实《中国(新疆)自由 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特别是25个方面具体举措,建立完善工作机构和体制机制,协调出台产业、人才等方面配套政策措施,扎实推动改革试点各项任务落实。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站在建设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这一改革开放新的起点上,各地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借得东风,改革人才体制机制,将人才工作引、用、留做细做实,内外兼修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激活人才“一池春水”。
破旧立新,改“革”引才聚才政策,让一池春水“汇聚”活力之源。“林茂鸟至,水积鱼集”。作为边疆地区,要想在国际国内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吸引各方人才来疆创新创业,当务之急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聚焦制约人才发展的思想障碍、制度藩篱和政策壁垒,着力破除思想上的“中梗阻”,大刀阔斧地推行人才改革政策,优化人才管理制度,推出科研经费、成果转化、薪酬待遇、激励保障、人才评价等更具吸引力的政策,形成“磁场效应”“虹吸效应”,吸引人才加速聚集。在引才之路上,聚焦开放型特色产业体系建设,突出需求导向,进而“量身定制”引才战略、人才需求方案,采取越来越宽泛、活跃和具有吸引力的政策,打破地域、学历和思维障碍,悉心打造“引才磁场”,形成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于伟大时代之势。
搭台张榜,改“进”用才平台建设,为一池春水“孵化”崭新生机。“善弈者谋势,善谋者致远。”干出一番不负国家和人民期盼的事业,是地方发展的需要,也是人才自身的渴求。引进人才只是第一步,能否发挥人才的最大作用才是关键。因此,要加快建设人才发展平台建设,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培育建设重点实验室、企业研发中心、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等平台,建设产业创新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协同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积极为人才搭建“施展拳脚”的舞台,让“英雄有用武之地”。要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营造积极探索、敢于“试错”的创新氛围,综合运用绩效考核、表彰奖励、薪酬分配和股权激励等措施,鼓励“天马行空”中的“真知灼见”,让各类“奇才”“偏才”“怪才”的创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优化服务,改“善”栓心留人机制,让一池春水“润泽”事业发展。“尊重人才才能广聚人才,崇尚人才才会人才辈出”。很多地方,之所以“留不住”人才,主要还是政策兑现打了折、关心爱护不及时、服务体验不优。因此,要不断完善配套的人才服务保障机制,着力在事业留人、家庭留人和感情留人上花心思,优化人才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在“宜业、宜居、宜家”上下功夫,让各类人才安心、安身、安业。要坚持“服务至上”理念,建立专家人才服务帮扶机制,常态化倾听摸排人才需求,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开辟人才“绿色通道”,建设出入境人员综合服务“一站式”平台,为海外人才最关心的户籍办理、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签证办理、知识产权等问题提供“一揽子”服务,努力营造“近悦远来”的良好生态。(新疆阿勒泰地区阿勒泰市委组织部 美丽·卡尔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