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一节课上课之前,我们肯定会考虑这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及学习评价形式。为了达成目标 ,肯定会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脚手架。
教学最终的目标,就是要促成学习者学习后有了知识的“意义建构”。为此,需要的就是为了“促成”,需要我们适时适宜地搭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的脚手架。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行为表现有机联动:动机~领会~习得~保持~回忆~概括~操作~反馈。最终的建构能以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我学过了,我有所获得!”,并进而形成自己的作品。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否顺利跨越最近发展区,从实际发展区过渡到潜在发展区,我们搭建脚手架,就是希望学习者在区间能围绕学习目标主动去建构。教师能够思考的,就是在组织学习者的学习能适时适宜地得到老师的帮助、支持、协作等,当然重点思考是学习者遇到困惑时,有知识的点拨、活动的积极支持、策略的协作,方法的指导、训练时的辅导、学习的点评等。
基于学习的整体过程思考,我们都希望设计一个自己的教学流程,让学习者能有序地投入学习。
“今天带孩子们进入实验室,完成-个探究性实验”,你一定之前在思考,课堂整体流程如何设计更好。
“今天教授的内容比较抽象”,你一定在思考,如何把学习任务很好地分解,思考情境的设计,问题的设置,如何化抽象作好深度的理解等。
我经常在反思:
“今天我这样的教,是否为学好、学明白服务了";
“今天我的教,是以我’的理解强加给学生的,还是学生有了主动的理解,‘懂了”;
“今天我这样的教,是否为学好、学明白服务了";
“今天我的教,有那些触动了孩子身心发展,让孩子有了快乐的思考、探究、情感体验等"。“今天我的教,是我给孩子“勾画”的,还是学生主动建构的思考”;
“今天我的教,发生多少教学间的对话,且对话中有多少是因为我的诱思、启思激发出来的、孩子主动地发问”
……
我想只有不停地反思自己的教,才能换位思考学生的学,才能更好的,更切合实际的给他们搭建脚手架。
例如:在溶液稀释和浓缩的计算中,如果直接出示:
300克质量分数为百分之15%的硝酸钾溶液,加水稀释为百分之10%,需要加水多少克?
此题是一个数学建模的过程,很多中等生不可能一下子理解透彻,因此可以先从简单的题目,分层设计:
现有200克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加入200克水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为多少?
从此题目入手,班级里面80%的孩子都能弄明白 这样课堂效率会提高很多。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关注他们的差异,设置合适的脚手架。
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到课堂中来。关注不是目的,让他们加入学习进程之中,才是重点。设计好提问,从简单问题开始,从简单概念的重复开始,让他们张开嘴巴,转动眼睛,开动大脑。但是一定要让他们思考而不是只停留在重复上。就像汪志广教授说的,“教育不只是适应人,更应该提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