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投入在语文教学工作中,不觉时光流逝,转眼间,初一年级第一学期教学工作已步入尾声。这半年,我们在教学方法和管理形式上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以刚结束的期末语文统考表现为评价标准,回溯一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情况,我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反思,以期能更好地指导今后教学工作高质高效开展,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取得新的突破。
一、研析命题,有的放矢
本次语文试卷命题基本维持了原有的知识框架,主要由“语言运用”“古诗文阅读和积累”“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综合性学习”“作文”六大板块构成;但在具体考察内容上稍有变化。考察内容回归教材,关注时事。古诗默写、文言文阅读、名著阅读、第一篇阅读理解等相关知识的考察皆源于教材。此次测验综合考察了学生字音字形、阅读积累、表达交流、梳理探究等多项语文能力。新中考题型的变化在这次期末考试的命题中初步体现出来。对试卷题型考点进行分析,有利于在后续教学过程中目标更明确,教学实施更有针对性。
二、落实环节,积累经验
作为一名初一教学经验极少的语文教师,仍处在学习和探索的阶段,要尽量做到将语文教学的每一环节落到实处,让自己的教学形成一定的节奏和规律,尽快地和学生彼此适应,形成默契。
一是充分利用早自习时间,指导学生落实预习、复习任务。在预习方面,以新课为目标,结合早读本和课文注释,把握文章重点字词的音、形、义,通读文章。指导学生预习方法,尤其是文言文的分步骤自主预习。复习方面,以单元为目标,对本单元字音、字形、背诵、翻译任务通过抽查、听写、默写的方式进行检测;采取老师全批,学生再改的方法严格落实。
二是以目标为导向,落实课堂教学。以单元教学目标为指导,梳理每一单元的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结合每篇课文的教学重难点,将其落实到单篇课文课时的教学中去。
三是在作业布置环节,设计当天课时任务和短期积累任务。当天课时任务与课堂教学同步,参照不同课时的要求,分别设置了自主规划预习、课堂知识巩固、课后能力提升三项任务,在筑牢基础的同时提升能力。短期积累任务主要是周任务和阶段任务。周任务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生活,认真思考,把一周内发生的最印象深刻的事情记录下来,完成一篇周记和阅读摘抄。阶段任务指名著阅读任务,教师选定书目,要求学生自主阅读,按要求完成阅读记录单,设计思维导图,进行主题探究。
四是在作业批改反馈上,对漏交、迟交、不交作业的行为进行严格批评督促,视情况联系家长,沟通问题,共同监督。认真批改作业,给出具体的评价和修改意见;记录总结作业反映出来的问题,在课堂讲解时进行强调,督促完善。
三、发现问题,及时引导
1.学生的阅读分析、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在平时课堂教学的问答环节和练习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答题思维,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在答案的组织上培养学生围绕核心语义,直白明了,准确规范地进行表述的能力,提高作答的有效性;在作答方法和习惯上,督促学生养成仔细读题,认真审题,紧扣题目要求,分点作答,看分值作答的好习惯。
2.部分学生在写作方面存在语言表达不流畅,不能恰当断句,规范使用标点符号等基础性问题。要在平时作文训练中要关注和强调以上问题,帮助他们养成先思考再下笔,检查修改习作的习惯。部分学生作文语句过于平淡,平铺直叙,缺乏生动性;在选择事例上不新颖,内容缺乏吸引力。要指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抓住事物特征,培养观察能力;注重积累,提高课外阅读量;带领学生赏析教材经典篇目和优秀范文,学习写作方法;加强练笔,确保大小作文的质和量,逐步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3.学生在标点运用和综合性学习应用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要通过大量相关题型的练习以及文本的阅读理解,从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在实际运用中培养语感,在具体语境中进行判断,逐步掌握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要避免围绕相关知识的概念,脱离实际运用进行机械训练。
4.关注语文优等生和学困生。分析优等生的语文学习瓶颈,有针对性地进行突破,引领她们精益求精,优上更优。做好学困生的指导工作,从基础抓起,立足教材和课堂教学内容,课课过关,注重其语言运用基础能力的筑牢和提升。进行学习问题的分析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他们树立语文学习信心,鼓励他们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前进,从量变的积累促成质变。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语文教学方法的探索和教学能力的提高是一个不断求索学习的过程。尤其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教育教学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唯有踏实前进,勤思善省,应势而变,才能找到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与学生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