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以后,经过无数次的战争,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大诸侯国,当时人们把这七个国家称为“战国”,到西汉末年刘向编辑《战国策》一书时,才开始把“战国”作为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名称。战国时期开始于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止于公元前221年(秦灭齐统一六国)。
彼善于此,则有之矣。孟子在《告子篇》中也有解释,他说:“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
孟子说读《尚书》的时候,如果,完全相信它的内容,不如不读。他举例说,《尚书·武成》这一篇的内容,只有两三片简上的内容是可以采信的。因为仁人无敌于天下,周武王以至仁讨伐至不仁的商纣王,怎么可能造成血流成河的局面呢?
孟子的原文仍然使用了“伐”字,因为周武王讨伐商纣,符合以仁讨不仁,但不符合以上讨下的程序,故孟子在其他地方称之为“革命”,虽然如此仍有不少人对周武王的行为提出异议。
孟子指出,有人自夸说:“我善于排兵布阵,我善于指挥战役。”这是犯了大罪而不知。如果国君推崇仁道,必定天下无敌。比如,商汤王南征的时候,北方的部族就抱怨,东征的时候,西方的部落也抱怨,都说:“为什么不先来讨伐我们的君主啊?”再比如周武王讨伐殷商,只有战车三百辆,虎贲军三千人,他对商朝的臣民说:“大家不要害怕,我是来给你们安宁的,不是来对付百姓的。”商朝的军民听了,一下子跪倒一大片,纷纷磕头稽拜。
孟子解释说,征的意思就是正,大家如果都设法端正自己,那还用得着战斗吗?
接着,孟子进行进一步的解释,他说,工匠师傅们能传授给人们圆规和直尺,但不能让你成为能工巧匠,提高技艺需要自己在实践中去锻炼和领悟。即,尽信书,不如无书。
第四十七章到第五十一章的主旨是反对诸侯间的战争,孟子以梁惠王为例子,认为那是不仁的,后面关于战争的论述都是为此服务的,为了避免有人用汤武革命的例子来反驳。
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并不是孟子论述的重点,重点是对《尚书》记载的周武王伐纣战争的惨烈场面提出质疑,认为那是不可信的,孟子坚持认为,仁者无敌于天下,是不可能发生这种情况的。
【《孟子》简读之尽心篇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