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失之间

         读郭文斌老师的《中国之美》,读到了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是说当年楚王去打猎,把一张弓丢了。随从刚要去找,楚王摆摆手,说不找了。随从不解,楚王曰:“楚人失之,楚人得之。”意思就是说:我的弓被别人捡到了,相当于我得了,因为弓还在楚国。后来这个故事传到了孔子那里,孔子说应该把那个“楚”去掉,“人失之,人得之”,可见孔子的心胸更广了。后来又有一个人,据说是老子的学生,给老子讲个这个故事,老子说:“再把人去掉,失之,得之才对。”在老子看来,万物一体,没有人了,自然更没有什么楚人不楚人的分别了。后来又有一个学生把这个故事讲给老师听,他的老师说:本来就没有得,没有失,讲什么得失?

         这个故事从最初的楚王,到最后的老师,其实讲了几种境界,从“楚人得失”,讲到“人得失”,再讲到“得失”,最后到“没有得失”,境界是一点点打开的,心胸是一点点变广阔的。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能做到“楚人得失”都很难,但是当你一点点跨越,一点点提升,一点点把视野放开阔,就会发现,每跨越一种境界,个人对外在资源的占有欲都会下降,随之带来的,是开始向内寻求幸福和安稳。

        无独有偶,朱柏庐家训治家格言中也讲到“勿营华屋,勿谋良田”,意思是不要买太华贵的房子,不要买过多的田产。古人认为空间是天地的,你占用的越多,折损的福气也就越多。天地精神是“损有余而补不足”,如果我们自己不能平衡,天地就会想办法平衡。同样在讲得到与失去。

        把这些得失的思想用到现在,我们应该如何正确面对得失?我想那就是得就是失,失就是得,得失的结果很多时候并不是看上去表面的结果。有时候付出了很多,却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也许只是因为自己努力的不够,但是决不能轻视自己努力付出的这段经历,它其实已经让自己在悄然间成长了很多。当有的人物质欲望被极大的满足,看似得到了很多,其实物欲极度膨胀的时候也是一个人失去自我、迷失方向的时刻。得到了很多名利荣誉,往往需要静下来沉潜一段时间,否则,很容易就急转直下走下坡路。

        要理性看待得失,得之不骄,失之不馁,始终保持清醒和理智的状态,坚定沉稳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这样才会让自己在得失之间找到平衡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每个人在自己一生的经历中,都是有得亦有失的,但当人们回忆起自己一生的经历,往往想起的总是那些过往的遗憾与不...
    简丹的简单阅读 493评论 0 5
  • 星云大师曾说:“凡是大智之人,都敢舍。” 人应该知道,在什么年龄该追求什么、放弃什么,有所取舍、收放自如。 所谓百...
    杨倩Grace阅读 3,077评论 0 1
  •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茍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孔子说,那些浅薄的人(是...
    知了书苑阅读 2,507评论 0 0
  • 注: 故事是我读完英文原版提取出来的框架构成。细节和表达均有不准确之处,因为不是以翻译为目的 P126 The A...
    EnP2062阅读 8,838评论 0 3
  •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在这条有尽头的路上,我们不断地经历得与失。走在人生的路上,不知不觉将近四十载,我越来越对得失坦然...
    MJ1979阅读 4,191评论 2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