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让夏林写作业,她又是哭闹生气,总之一句话,不想写作业。但我反复坚持中,她还是去写作业了,学习中磨磨蹭蹭的,我生气地端起一盆花生剥起来,并且还声明,“我在旁边只负责帮她解决不认识的字或解释不会的题,其他的自己想办法。
剥着花生,一边瞟一眼,夏林写作业竟然认真很多。写字一笔一划,文中的小故事自己独立朗读也很流畅,这就是独立完成作业的前奏啊!四五页作业在我“忙碌”的陪伴中完成了。我们相安无事,还都很高兴。
下午,让夏林放下平板开始写作业,她又是一阵急躁,不想写。“怎么?你不写,我去洗衣服了!咱也不去买汉堡了!”
“我写,但是你要在旁边陪着我!”她有点妥协。
“不行,我要洗衣服,要不然你和我一起去前院写作业,我可以顺便教你!”我坚持自己的活——为她洗换洗衣服,一番思索后,她终于不情愿地拿起作业、笔和橡皮跟随我走向前院。
刚进家门时还有点小情绪,但坐下来写着,写着,她也慢慢地开始认真起来,读故事,思考问题。其实一年级的语文题就是阅读理解,只要认真读,题目都能在阅读中找到答案。坐在她旁边陪伴一会儿,我去看看洗衣机里的衣服,换水、甩干,这个过程夏林表现的很独立,一页、两页、三页,夏林写作业还算中规中矩。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就剩两页了!”正给衣服换水时,夏林跑到我身边神秘地说。
“太棒了!加油”。我鼓励说。收拾完毕,我们一起阅读,寻找答案,九张将近二十页的寒假作业,我们在洗衣服的陪伴中完成了。我知道,有“汉堡之约”起很大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当孩子不想写作业时,我们要给她发泄情绪的机会,耐心陪伴和指导,当她学习中畅通无阻时,自然也会爱上学习。
下午,和夏林来的汉堡店,为她买了汉堡和薯条,她还友好地分给弟弟一份,然后回家边看平板边享受美食,自得其乐。
吃过晚饭,去一诺家玩一会儿,两个孩子在下面做手工,上楼却听到一诺妈的一番抱怨,其实也没啥,就是孩子太爱看手机了,而且毫无节制。我静听着,不时点头表示理解,也不时出谋划策。其实我们应该因材施教引领孩子。后来我还把祁老师的“怎样与孩子沟通”的小视频分享给她,希望她能够有所借鉴。
其实沟通的方法有很多,关键是我们要从实践中了解孩子,尊重理解孩子,然后用适合的方式与他们沟通,这样才会有积极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