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读台湾作家吴晓乐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第六个故事讲得是天赋,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天赋。
若问孩子最讨厌什么,他们应该会说“最讨厌父母比较”吧,跟别人比,以及和自己的兄弟姐妹比。
这个家庭里,有一对姐弟,姐姐在学习上优秀得耀眼,弟弟却只喜欢打篮球,总有人问,为什么弟弟不如姐姐优秀?他们的妈妈为了弟弟的成绩操碎了心,想尽一切办法阻止弟弟打球,要求老师按教姐姐的方法教弟弟,可是最终迎来的确实弟弟爆发式的反抗。但妈妈仍坚持,也不顾老师的劝说,因为她说,“孩子是我的”,“他的未来,不管是一帆风顺,或者穷途潦倒,我才是真正承担这一切的人。”
能说这个妈妈不爱孩子吗?不能。但她也没有给孩子合适的爱。
另一个家庭,有两个女儿的家庭,在学习上,姐姐是奔跑速度最快的那个,而妹妹却速度很难。她们的妈妈在经历了妹妹的各种问题之后,及时调整,不再要求妹妹像姐姐一样优秀,而她们也以各自的方式成长,妹妹跑得慢,但可以动作优雅。
作者说,“教育的存在,不是让每个孩子都拿到很高的分数,而是要让每个孩子的天赋都能伸展到极致,并且尊重他们最终的成果。”
在多子女家庭,父母可能真的很难做到绝对公平,但最起码,应该做到不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