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一句话这样说:作为老师,我们在教学生的时候,要想到他二十年后的需求。让小学生掌握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孩子一生的学习都是非常有益的。
钱梦龙大师说:遇到离学生生活较远的课文,设计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探寻就可以了,不需要过深过多的讲解。
从二年级开始,小学语文单元融合课学案在每个单元赏析这个环节的最后,都会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一个训练。
开始学生会不知道怎样提问题。低年级就先设计了两个步骤:1.把自己读懂的内容设计成带问号的问题,考一考你的小同伴吧!2.把自己还不懂的问题写出来,求助老师和同学,求助是一种智慧哦!当然,开始的时候,老师要一点点的引导,还要设计课堂活动来分享展示这些问题。
比如:第一小组的问题,第一小组的成员可以任意点名其他小组的成员回答,答案获得提问小组的认可,提问题的小组要给予不同方式的鼓励。对提问题有价值的小组,回答问题准确的小组都要有不同形式的鼓励,让学生在这种相互鼓励中,潜移默化的向提问题的优质化进步。课堂实践证明,到了高年级,学生就会清晰准确提出自己真正不懂的问题。
有很多实验班是从高年级开始,就不用像二年级那样分两个步骤了。根据孩子的年龄以及知识的积累,可以直接引导学生提问题。但如何清晰准确提出自己真正不懂的问题,还是需要一点点引导,记住,是在学生犯错中一点一点订正引导。而不是只简单地向学生提一些要求:问题提的要有价值,语言要清晰,让别人听的懂。这只是要求,不是方法。
小学语文单元融合课的每个环节都不是一节课就能出效果的,真正要求老师要静等花开。等的过程老师要用心灌溉,不然谈什么都是虚空。
在二年级的课堂上,有小朋友问:为什么星星出现在天上?被选定的小组回答:因为天空是星星的家,到了晚上,星星回到了家,我们就能在夜晚的天空看到星星了。这问题立刻获得了听课老师和其他学生的掌声。回答问题的小组获得了提问题小组的满意,获得了提问题小组组长作为代表与回答问题小组握手的鼓励,获得了“我们要向你学习”的自信。老师及时点评引导:想知道更多星星的秘密可以到天文百科里做客哦!同时下课的时候向学生推荐了天文一类的书籍。
如果按以往的授课方式,老师很容易从科学的角度去解答,会让大多数学生会因听不懂而感到枯燥。同龄人之间这样童真童趣易懂的回答,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老师及时引导,推荐书目,不知不觉把学生带到一个自我探索的知识殿堂----读书。我们小学就是要通过课文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呀!过了一段时间,再次去这个班级,他们的语文老师说:当时提问题和答问题的小朋友都在读天文知识类的书籍,还带领他们的小组一起读,下课就讨论读书内容。教育就是通过学习教材,发现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爱好,因材施教来引导他们。老师们把这个环节美其名曰:你问我答。
在四年级的课堂,有同学对《虎门销烟》这篇课文提出了问题。在你问我答中,一位同学站起来说:老师,今天我终于明白了,什么是“东亚病夫”。这样的学习要比去解释“东亚病夫”的意思有效的多,这样的学习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
这个环节,学生常常不让老师下课,是每节课都不能画上句号的课,更是一节节师生意犹未尽的课。
当然也会出现老师因回答不上来而放弃的情况。三年级一位老师在交流时说:提问题这个环节我删去了,因为学生问的问题老师都不会。她举了一个例子:《大象保姆》这篇课文,讲的是人与动物的相互帮助,和谐共处,赞美的是大象的忠诚,唤醒的是人类保护动物的意识。课文中对另一个动物-----狼的描写只有一句话,可是就这样一句话(暮色中传来狼的嗥叫声,娃娃吓得哭了起来。)很容易忽略的一句话,有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狼在发现猎物时嗥叫?为什么后来没有了狼?
老师说:学生的回答也是接连的不满意,但是当时自己也不知道怎样回答,就不停的给学生机会。有一个学生回答:狼的嗥叫是在呼唤同伴,但是引来了鬣狗,因为鬣狗比狼更强壮一些,所以狼就退让了。老师说:我不知道这个答案对不对,但觉得有道理。就跟同学们说,xxx同学回答的有科学道理,下课后咱们一起查一查资料,继续讨论这个问题。
老师又说:下课后,那个回答问题的小朋友去学校图书室拿过来一本书,并翻到某一页,找到我,指着跟我说:老师你看,书上有“当狼发现猎物时,会嗥叫通知自己的同伴,狼群的力量更大。……鬣狗比狼更强壮……”
这位老师还说:“当时这节课是家长陪读,教室里坐了好多家长,学生的回答让家长笑得前仰后合的,家长们都说上学这么有意思啊!小时候咋没发现?还说愿意让学生在这里上学。不过后来往图书室跑的学生越来越多了,时常撵着我要换书。”
我回答:老师回答不出学生提的问题很正常啊!老师又不是神。所以从某个角度看,老师跟学生是共同学习的关系。回答不出来就跟学生说实话,当堂查资料或课下查资料,对值得探究的问题可以继续在课堂上探讨。我们就是要发现学生不会的问题,引领学生一起解决不会的问题呀!有些学生心中不理解的问题,如果老师认为不重要,跟课文的中心思想没关系,不予解决,学生心中的这个疙瘩不解开,就会对学习产生排斥心理或转移学习注意力。
记得有一次参加优质课的验收,去听一年级的一节语文公开课,在识字教学环节,老师设计了双面胶把生字卡片贴到了黑板上。当时有五六个小朋友纷纷问:
老师,你是怎样把卡片贴到黑板上的。是双面胶吗?
是,我知道,我家就有……
老师说了一句,大家专心学习,不要问无关的问题。但过了一小会儿,又有一个小朋友喊:老师,你是怎样把卡片贴到黑板上了?老师这次没回答继续讲课。又过了一会儿,我听到身边的一个同学小声说:肯定是双面胶,那要不,会是什么呢?
我当时反思,如果第一次的时候,老师大大方方跟同学们说,看,老师是用双面胶把卡片贴到黑板上的,你们喜欢吗?喜欢就认真把卡片上的字认识了吧!来,一起读。教学继续,这样是不是学生就不会一直好奇老师是怎样把卡片贴到黑板上的。好奇是小学生的天性啊!为什么我们要先把好奇的天性磨灭了再去费力的唤醒呢?提问题的过程不能删除,必须坚持!
这时会出现另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总是重复出现,那就是:为什么单篇能解决的问题要以单元为单位进行?答:如果是单篇,那么几十个孩子就不能提出更多不同的问题,还会出现为了提问题而提问题的现象。分享更多不同的问题让学生从更多的角度来理解一个单元的主题表现。因为问题的不同,学生的好奇心会一直跟着问题走。
小学语文单元融合课学案设计,不是让学生为了提问题而提问题,而是通过学生之间更多的分享,老师针对更多不同的问题进行引领指导,让学生提的问题越来越有探究价值。所以,随着班级上升,小学语文单元融合课上提出的问题越来越精,越来越少,最终真正的形成这样的能力:提出自己真正不懂的问题并能够自己解决问题。
记得有一句话这样说:作为老师,我们在教学生的时候,要想到他二十年后的需求。让小学生掌握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孩子一生的学习都是非常有益的。
钱梦龙大师说:遇到离学生生活较远的课文,设计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探寻就可以了,不需要过深过多的讲解。
从二年级开始,小学语文单元融合课学案在每个单元赏析这个环节的最后,都会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一个训练。
开始学生会不知道怎样提问题。低年级就先设计了两个步骤:1.把自己读懂的内容设计成带问号的问题,考一考你的小同伴吧!2.把自己还不懂的问题写出来,求助老师和同学,求助是一种智慧哦!当然,开始的时候,老师要一点点的引导,还要设计课堂活动来分享展示这些问题。
比如:第一小组的问题,第一小组的成员可以任意点名其他小组的成员回答,答案获得提问小组的认可,提问题的小组要给予不同方式的鼓励。对提问题有价值的小组,回答问题准确的小组都要有不同形式的鼓励,让学生在这种相互鼓励中,潜移默化的向提问题的优质化进步。课堂实践证明,到了高年级,学生就会清晰准确提出自己真正不懂的问题。
有很多实验班是从高年级开始,就不用像二年级那样分两个步骤了。根据孩子的年龄以及知识的积累,可以直接引导学生提问题。但如何清晰准确提出自己真正不懂的问题,还是需要一点点引导,记住,是在学生犯错中一点一点订正引导。而不是只简单地向学生提一些要求:问题提的要有价值,语言要清晰,让别人听的懂。这只是要求,不是方法。
小学语文单元融合课的每个环节都不是一节课就能出效果的,真正要求老师要静等花开。等的过程老师要用心灌溉,不然谈什么都是虚空。
在二年级的课堂上,有小朋友问:为什么星星出现在天上?被选定的小组回答:因为天空是星星的家,到了晚上,星星回到了家,我们就能在夜晚的天空看到星星了。这问题立刻获得了听课老师和其他学生的掌声。回答问题的小组获得了提问题小组的满意,获得了提问题小组组长作为代表与回答问题小组握手的鼓励,获得了“我们要向你学习”的自信。老师及时点评引导:想知道更多星星的秘密可以到天文百科里做客哦!同时下课的时候向学生推荐了天文一类的书籍。
如果按以往的授课方式,老师很容易从科学的角度去解答,会让大多数学生会因听不懂而感到枯燥。同龄人之间这样童真童趣易懂的回答,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老师及时引导,推荐书目,不知不觉把学生带到一个自我探索的知识殿堂----读书。我们小学就是要通过课文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呀!过了一段时间,再次去这个班级,他们的语文老师说:当时提问题和答问题的小朋友都在读天文知识类的书籍,还带领他们的小组一起读,下课就讨论读书内容。教育就是通过学习教材,发现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爱好,因材施教来引导他们。老师们把这个环节美其名曰:你问我答。
在四年级的课堂,有同学对《虎门销烟》这篇课文提出了问题。在你问我答中,一位同学站起来说:老师,今天我终于明白了,什么是“东亚病夫”。这样的学习要比去解释“东亚病夫”的意思有效的多,这样的学习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
这个环节,学生常常不让老师下课,是每节课都不能画上句号的课,更是一节节师生意犹未尽的课。
当然也会出现老师因回答不上来而放弃的情况。三年级一位老师在交流时说:提问题这个环节我删去了,因为学生问的问题老师都不会。她举了一个例子:《大象保姆》这篇课文,讲的是人与动物的相互帮助,和谐共处,赞美的是大象的忠诚,唤醒的是人类保护动物的意识。课文中对另一个动物-----狼的描写只有一句话,可是就这样一句话(暮色中传来狼的嗥叫声,娃娃吓得哭了起来。)很容易忽略的一句话,有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狼在发现猎物时嗥叫?为什么后来没有了狼?
老师说:学生的回答也是接连的不满意,但是当时自己也不知道怎样回答,就不停的给学生机会。有一个学生回答:狼的嗥叫是在呼唤同伴,但是引来了鬣狗,因为鬣狗比狼更强壮一些,所以狼就退让了。老师说:我不知道这个答案对不对,但觉得有道理。就跟同学们说,xxx同学回答的有科学道理,下课后咱们一起查一查资料,继续讨论这个问题。
老师又说:下课后,那个回答问题的小朋友去学校图书室拿过来一本书,并翻到某一页,找到我,指着跟我说:老师你看,书上有“当狼发现猎物时,会嗥叫通知自己的同伴,狼群的力量更大。……鬣狗比狼更强壮……”
这位老师还说:“当时这节课是家长陪读,教室里坐了好多家长,学生的回答让家长笑得前仰后合的,家长们都说上学这么有意思啊!小时候咋没发现?还说愿意让学生在这里上学。不过后来往图书室跑的学生越来越多了,时常撵着我要换书。”
我回答:老师回答不出学生提的问题很正常啊!老师又不是神。所以从某个角度看,老师跟学生是共同学习的关系。回答不出来就跟学生说实话,当堂查资料或课下查资料,对值得探究的问题可以继续在课堂上探讨。我们就是要发现学生不会的问题,引领学生一起解决不会的问题呀!有些学生心中不理解的问题,如果老师认为不重要,跟课文的中心思想没关系,不予解决,学生心中的这个疙瘩不解开,就会对学习产生排斥心理或转移学习注意力。
记得有一次参加优质课的验收,去听一年级的一节语文公开课,在识字教学环节,老师设计了双面胶把生字卡片贴到了黑板上。当时有五六个小朋友纷纷问:
老师,你是怎样把卡片贴到黑板上的。是双面胶吗?
是,我知道,我家就有……
老师说了一句,大家专心学习,不要问无关的问题。但过了一小会儿,又有一个小朋友喊:老师,你是怎样把卡片贴到黑板上了?老师这次没回答继续讲课。又过了一会儿,我听到身边的一个同学小声说:肯定是双面胶,那要不,会是什么呢?
我当时反思,如果第一次的时候,老师大大方方跟同学们说,看,老师是用双面胶把卡片贴到黑板上的,你们喜欢吗?喜欢就认真把卡片上的字认识了吧!来,一起读。教学继续,这样是不是学生就不会一直好奇老师是怎样把卡片贴到黑板上的。好奇是小学生的天性啊!为什么我们要先把好奇的天性磨灭了再去费力的唤醒呢?提问题的过程不能删除,必须坚持!
这时会出现另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总是重复出现,那就是:为什么单篇能解决的问题要以单元为单位进行?答:如果是单篇,那么几十个孩子就不能提出更多不同的问题,还会出现为了提问题而提问题的现象。分享更多不同的问题让学生从更多的角度来理解一个单元的主题表现。因为问题的不同,学生的好奇心会一直跟着问题走。
小学语文单元融合课学案设计,不是让学生为了提问题而提问题,而是通过学生之间更多的分享,老师针对更多不同的问题进行引领指导,让学生提的问题越来越有探究价值。所以,随着班级上升,小学语文单元融合课上提出的问题越来越精,越来越少,最终真正的形成这样的能力:提出自己真正不懂的问题并能够自己解决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记得有一句话这样说:作为老师,我们在教学生的时候,要想到他二十年后的需求。让小学生掌握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孩子一生的学习都是非常有益的。
钱梦龙大师说:遇到离学生生活较远的课文,设计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探寻就可以了,不需要过深过多的讲解。
从二年级开始,小学语文单元融合课学案在每个单元赏析这个环节的最后,都会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一个训练。
开始学生会不知道怎样提问题。低年级就先设计了两个步骤:1.把自己读懂的内容设计成带问号的问题,考一考你的小同伴吧!2.把自己还不懂的问题写出来,求助老师和同学,求助是一种智慧哦!当然,开始的时候,老师要一点点的引导,还要设计课堂活动来分享展示这些问题。
比如:第一小组的问题,第一小组的成员可以任意点名其他小组的成员回答,答案获得提问小组的认可,提问题的小组要给予不同方式的鼓励。对提问题有价值的小组,回答问题准确的小组都要有不同形式的鼓励,让学生在这种相互鼓励中,潜移默化的向提问题的优质化进步。课堂实践证明,到了高年级,学生就会清晰准确提出自己真正不懂的问题。
有很多实验班是从高年级开始,就不用像二年级那样分两个步骤了。根据孩子的年龄以及知识的积累,可以直接引导学生提问题。但如何清晰准确提出自己真正不懂的问题,还是需要一点点引导,记住,是在学生犯错中一点一点订正引导。而不是只简单地向学生提一些要求:问题提的要有价值,语言要清晰,让别人听的懂。这只是要求,不是方法。
小学语文单元融合课的每个环节都不是一节课就能出效果的,真正要求老师要静等花开。等的过程老师要用心灌溉,不然谈什么都是虚空。
在二年级的课堂上,有小朋友问:为什么星星出现在天上?被选定的小组回答:因为天空是星星的家,到了晚上,星星回到了家,我们就能在夜晚的天空看到星星了。这问题立刻获得了听课老师和其他学生的掌声。回答问题的小组获得了提问题小组的满意,获得了提问题小组组长作为代表与回答问题小组握手的鼓励,获得了“我们要向你学习”的自信。老师及时点评引导:想知道更多星星的秘密可以到天文百科里做客哦!同时下课的时候向学生推荐了天文一类的书籍。
如果按以往的授课方式,老师很容易从科学的角度去解答,会让大多数学生会因听不懂而感到枯燥。同龄人之间这样童真童趣易懂的回答,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老师及时引导,推荐书目,不知不觉把学生带到一个自我探索的知识殿堂----读书。我们小学就是要通过课文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呀!过了一段时间,再次去这个班级,他们的语文老师说:当时提问题和答问题的小朋友都在读天文知识类的书籍,还带领他们的小组一起读,下课就讨论读书内容。教育就是通过学习教材,发现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爱好,因材施教来引导他们。老师们把这个环节美其名曰:你问我答。
在四年级的课堂,有同学对《虎门销烟》这篇课文提出了问题。在你问我答中,一位同学站起来说:老师,今天我终于明白了,什么是“东亚病夫”。这样的学习要比去解释“东亚病夫”的意思有效的多,这样的学习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
这个环节,学生常常不让老师下课,是每节课都不能画上句号的课,更是一节节师生意犹未尽的课。
当然也会出现老师因回答不上来而放弃的情况。三年级一位老师在交流时说:提问题这个环节我删去了,因为学生问的问题老师都不会。她举了一个例子:《大象保姆》这篇课文,讲的是人与动物的相互帮助,和谐共处,赞美的是大象的忠诚,唤醒的是人类保护动物的意识。课文中对另一个动物-----狼的描写只有一句话,可是就这样一句话(暮色中传来狼的嗥叫声,娃娃吓得哭了起来。)很容易忽略的一句话,有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狼在发现猎物时嗥叫?为什么后来没有了狼?
老师说:学生的回答也是接连的不满意,但是当时自己也不知道怎样回答,就不停的给学生机会。有一个学生回答:狼的嗥叫是在呼唤同伴,但是引来了鬣狗,因为鬣狗比狼更强壮一些,所以狼就退让了。老师说:我不知道这个答案对不对,但觉得有道理。就跟同学们说,xxx同学回答的有科学道理,下课后咱们一起查一查资料,继续讨论这个问题。
老师又说:下课后,那个回答问题的小朋友去学校图书室拿过来一本书,并翻到某一页,找到我,指着跟我说:老师你看,书上有“当狼发现猎物时,会嗥叫通知自己的同伴,狼群的力量更大。……鬣狗比狼更强壮……”
这位老师还说:“当时这节课是家长陪读,教室里坐了好多家长,学生的回答让家长笑得前仰后合的,家长们都说上学这么有意思啊!小时候咋没发现?还说愿意让学生在这里上学。不过后来往图书室跑的学生越来越多了,时常撵着我要换书。”
我回答:老师回答不出学生提的问题很正常啊!老师又不是神。所以从某个角度看,老师跟学生是共同学习的关系。回答不出来就跟学生说实话,当堂查资料或课下查资料,对值得探究的问题可以继续在课堂上探讨。我们就是要发现学生不会的问题,引领学生一起解决不会的问题呀!有些学生心中不理解的问题,如果老师认为不重要,跟课文的中心思想没关系,不予解决,学生心中的这个疙瘩不解开,就会对学习产生排斥心理或转移学习注意力。
记得有一次参加优质课的验收,去听一年级的一节语文公开课,在识字教学环节,老师设计了双面胶把生字卡片贴到了黑板上。当时有五六个小朋友纷纷问:
老师,你是怎样把卡片贴到黑板上的。是双面胶吗?
是,我知道,我家就有……
老师说了一句,大家专心学习,不要问无关的问题。但过了一小会儿,又有一个小朋友喊:老师,你是怎样把卡片贴到黑板上了?老师这次没回答继续讲课。又过了一会儿,我听到身边的一个同学小声说:肯定是双面胶,那要不,会是什么呢?
我当时反思,如果第一次的时候,老师大大方方跟同学们说,看,老师是用双面胶把卡片贴到黑板上的,你们喜欢吗?喜欢就认真把卡片上的字认识了吧!来,一起读。教学继续,这样是不是学生就不会一直好奇老师是怎样把卡片贴到黑板上的。好奇是小学生的天性啊!为什么我们要先把好奇的天性磨灭了再去费力的唤醒呢?提问题的过程不能删除,必须坚持!
这时会出现另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总是重复出现,那就是:为什么单篇能解决的问题要以单元为单位进行?答:如果是单篇,那么几十个孩子就不能提出更多不同的问题,还会出现为了提问题而提问题的现象。分享更多不同的问题让学生从更多的角度来理解一个单元的主题表现。因为问题的不同,学生的好奇心会一直跟着问题走。
小学语文单元融合课学案设计,不是让学生为了提问题而提问题,而是通过学生之间更多的分享,老师针对更多不同的问题进行引领指导,让学生提的问题越来越有探究价值。所以,随着班级上升,小学语文单元融合课上提出的问题越来越精,越来越少,最终真正的形成这样的能力:提出自己真正不懂的问题并能够自己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