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这是孔子的教学方式,意思就教导学生,不到他冥思苦想仍不得其解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给他指出一个方面,如果他不能由此推知其他三个方面,就不再教他了。
我认为这句话不仅仅适合用在教育学生领域,在与人交往的领域也是如此。
人与人之间由于认知水平的差异,是存在有阶层的界限的,对同一个事物,他们的反应是不同的。
比如,列出一个词:商品。我想到的是,按照政治经济学的理解,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进一步我可以理解它所存在的目的是用于交换,同时是人的活劳动所产生的。而如果另一个人,看到商品,脑袋里反应出来的是具体的物件,如冰箱,洗衣机,牙膏等商超中的商品,那我们两个人是很难进行交流的。
同样,在与人交往过程中,明显感觉到与比自己认知高的人,他能够三言两语讲到要点,讲得心服口服。与之相反,在与比自己认知稍微低一些的人交往时,能够明显感觉到他被一个什么东西挡住了步伐,但是即使是你口头上给他讲出来了,他依旧是过不去,原因就是在于孔子这句话: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因为对方没有经过自身百思不得其解的过程,答案送到他面前,依然会被视而不见,他依然会不撞南墙不回头。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作为认知高的一方,如果不停的去劝阻,去教育,去引导,反而还会适得其反,事与愿违,甚至反目成仇,难道不是如此吗?
所以,碰到这种情况,只有到那个“愤”,“悱”的关头了,才能去启迪、引导他,对他,对己都是负责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