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学经济-2022030分享
英国作家蒂姆.哈福德的《卧底经济学-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本文中的案例出自此书中。
在前一篇文章里,我们说了,根据业绩支付劳动报酬可以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好好表现。
这种方法的前提是可以对业绩进行测量,或者说有具体的数据来支持这种做法。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平时是以固定的薪水支付给工作人员,年末老板们根据自己对工作人员的表现给予一种认可,当然这个要依据老板们的主管判断。
其实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相对业绩的衡量方法。
01 没有客观的业绩评定标准,可以按照相对绩效考核
很多行业是没有客观业绩评定标准的,比如会计工作,行政工作等等。
这些岗位的工作人员,每月的工作内容相对固定,如果一定要工作与业绩挂钩,会引起不必要的隐患。
此时,按相对绩效付薪的优点就凸显出来。
因为我们很容易可以看出同一工作岗位或者类似工作的两个人的工作表现的好与坏,就好似参加锦标赛的两个人在竞赛,获胜的人获得奖金,这样的做法很正常,也让更多人认可。
02 员工之间的对决
通常在一个公司里,只要每一名员工受到影响的程度都相同,大家努力工作的动力就会保持不变。
经理一旦开始向员工分发大量现金,鼓励他们在业绩上超过自己的同事,他们肯定会想到,要赢得这场竞赛有两条路可走:或者自己做一份伟大的事业,或者保证同事们均业绩不佳。
在锦标赛式付薪制的刺激下,所有员工都能受到鼓舞,从而更加努力工作。
但也有研究表明,员工不愿意互相帮助,借设备或借工具都会遭到拒绝。员工们互相在背后捅刀子成了完全理性的行为。
公司若想采用锦标赛式付薪系统,将员工业绩与晋升、薪金挂钩,务必要算一算每名员工为增加自己的业绩而付出的努力,与为破坏其他人的业绩所付出的努力,孰多孰少,孰重孰轻。
只要比同事干得多,保证就会涨工资。此时,涨幅可保持在很低的水平。
但假如在决定谁输谁赢的过程中,运气是一个关键因素,赢家与输家的收入差距一定要设置得非常大。
03 老大的薪水为什么这么高
在最底层,升职的实惠不一定在于增加多少报酬,而在于打开了未来的各种可能性,也就是日后的赚钱之路。
但越靠近事业巅峰,越不需要为了美好未来而努力工作,这时,只有肥得流油的支票才可能激励你继续前进。
CEO的收入越是高得离谱,他为赚这笔钱付出的辛苦越少,员工受到的激励就越大。
员工的目标就是坐到CEO的位子上,因为只有这时,员工才能拥有CEO所拥有的东西。
按照这个观点,CEO不再是财富的创造者,而只不过是一个象征性的人物,CEO并不是真正在做事的人。
锦标赛理论的创立者之一、经济学家埃德·拉齐尔曾发表过这样的议论:“副总裁的薪水是副总本人工作的动力,但更是那些副总助理们工作的动力。”
04 说在最后
每个人都希望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除了和自己相差不多的人做竞争,更是向往着诗和远方。
我们在努力向上必然是为了获得应得的报酬,更多的是在于打开了未来的各种可能性。
每天学习一点经济学,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问题,去看看这个世界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后续内容请阅读下一期的分享)
上一篇:劳动报酬怎么发放更有利(一)
下一篇:读书让我坚定信念